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标题: 自由飞竞时项目永恒的话题---"好扭" [打印本页]
作者: WENYEE 时间: 2015-2-4 23:19
标题: 自由飞竞时项目永恒的话题---"好扭"
本帖最后由 WENYEE 于 2015-10-17 09:55 编辑
一架好的模型飞机,除了有良好的爬升性能和滑翔性能外,同时,必须具备"吃气流"的性能。自由飞模型出手后,与人没有任何物质上的联系,自由飞翔。这时就要求模型用自身的能力去适应气象条件:当遇到上升气流时,小半径盘旋不要飞出上升气流区域;(插图)当在静气流或遇到下降气流飞行时,大半径盘旋,以减少下沉速度或逃出下降气流区。(插图)而这一切都不需要对模型进行人为调整。好的模型飞机的盘旋半径是随着不同的气流状态而变化的。
注:盘旋半径应是个长度单位,但在习惯上,大家常用时间来表示旋盘旋一圈,作为盘旋半径的大小。
自由飞类模型飞机,一般都选择右盘旋,右上升。右机翼为内翼,左机翼为外翼。(插图)
为了讨论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几个基本概念:
1、什么是"好扭"
"好扭"是指机翼(尖)的-种有利变形:也就是说,按盘旋状态来讲,内外机翼(尖)的安装角度,内翼相对大于外翼。
如:内翼(尖)为正,外翼(尖)为0度;或内翼(尖)为0度,外翼尘为负;再如,内翼(尖)为正,外翼(尖)为负。都属于好扭。(插图)
2、什么是"升阻比"?
翼型随着迎角的不断增加,升力系数在不断上升(Cy),同时,阻力
系数也在不断上升(Cx曲线)。(图)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之比,称之为升阻比。
3、什么是"有利迎角"?(插图)
请看极曲线,(插图)极曲线的横座标表示阻力系数,纵座标表示升力系数,迎角在曲线上标出。从原点出发与极曲线相切的这个奌,反映的这个角度就是升阻比最大的角度,程之为"有利迎角"。(不同翼型有不同的角度)
4、什么是"失速迎角"(临界迎角)?(插图)
"有利迎角"后再继续增加角度,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还会继续上升,但升阻比会逐渐下降。升到了某个角度,升力系数不在增加而阻力系数则急上升,造成气流分离,那么这个角度就是"失速迎角"(临界迎角)。
这-点很重要:处在"有利迎角"之前,升阻比是上升趋势;处在"有利迎角"之后,升阻比是下降趋势。(请看极曲线)
5、"好扭"的作用:
设计、调整好的模型在正常的气流里飞行是在"有利迎角"下滑翔的。
当模型遇到上升气流时,模型的迎角会增大。由于"好扭:"内翼(尖)安装角相对大于外翼(尖)安装角,这个阶段的升阻比变化处在下降阶段,也就是说内翼(尖)的阻力会大于外翼(尖),从而使盘旋半径变小,不"逃出"气流团。
当模型遇到下降气流时,正好相反,这时模型的迎角会减小。这个阶段的升阻比变化正处在上升阶段,由于相对外翼(尖)安装角小于内翼,这时外翼的阻力会大于内翼,使模型飞机加大盘旋半径逃出下降气流区。从而增加了模型"吃气流"的性能。因此在制做模型时,有意使模型产生有利变形。
另外,竞时项目的模型在盘旋时有"好扭",可避免模型产生坡度,减小下沉速度。自由飞模型都是在侧滑飞行。这和遥控飞机及真飞机大不一样,假设上面有人,屁股是向外侧滑的,会很不舒服。
"吃气流"性能说起来比较复杂,因素很多。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垂直尾翼面积的大小也很关健。
作者: 会飞的企鹅 时间: 2015-2-4 23:43
作为一个1a1b运动员,,搬着小板凳强势插入听课
作者: WENYEE 时间: 2015-2-5 00:25
客气了
作者: 丹顶鹤 时间: 2015-2-5 06:14
本帖最后由 丹顶鹤 于 2015-2-5 06:20 编辑
附加一幅图解
[attach]2537008[/attach]
(, 下载次数: 174)
作者: zhaohery 时间: 2015-2-5 13:17
向前辈学习
作者: WENYEE 时间: 2015-2-5 18:42


作者: WENYEE 时间: 2015-2-6 09:14
看来没多少人看,文章有些绕嘴。我不会用电脑画图,以后手工补几个再加进去,可能会清楚些。
作者: 虫子的虫 时间: 2015-2-6 09:50
好贴!
作者: 13852488600 时间: 2015-2-6 12:21
学习。谢谢。
作者: Beidouxing 时间: 2015-2-6 15:32
今天竟时模型飞机关注的就少,至于“好扭”,不是参加过三项竟时比赛有相当水平的爱好者。恐怕连听也没听说过。
正所谓“阳春白雪,和者甚寡”。
积极开展普及型竟时模型飞机活动,不遗余力地努力宣传,会有人学习好扭的飞行技术的。
您讲得很好,我喜欢!


作者: WENYEE 时间: 2015-2-6 15:38
本帖最后由 WENYEE 于 2015-2-6 15:59 编辑


因在"新设计的F1B‧‧‧‧‧"贴子里,有人把买的国外飞机拿出来否定"好扭",而且有贬国人之意,我才写了这篇东西,讲讲道理。
谈不上"阳春白雪"。
作者: WENYEE 时间: 2015-2-6 19:17

我讲的是几十年的航模生涯,悟出的道理。现在自由飞的现状己无人研究它了。
作者: jiangsqf 时间: 2015-2-7 14:11
向前辈学习,想起当年我第一次比赛就是飞的F1A,88年在大邑邛崃机场,89年就在太平寺但已取消了F1A,就改飞P1A了,真搞不懂国家要搞个什么奥运战略,要说当时我们万县地区航模队在三项自由飞在四川省都是首屈一指的。现在都还有三位师兄在川队。董坤江,佘自平,崔军(已调到什么厂飞无人机去了)。
作者: zyue2002 时间: 2015-2-8 00:35
本帖最后由 zyue2002 于 2015-2-8 00:56 编辑
总结的挺好,这回终于看懂了,再讲讲机翼安装角是怎么变化的?
(, 下载次数: 95)
(, 下载次数: 102)
作者: WENYEE 时间: 2015-2-8 09:57
八十年代,四川航模的普及水平令我惊呀。有一年国家队在太平寺集训,四川航协也在那里举办航模训练班,
当时蔡老点名叫我去讲-课,辅导员们热情非常高,提的问题非常专业,水平不一般,讨论非常热烈,(我喜欢互动式讲课)
原定两小时可是一个上午没搞完。蔡老要求延长,因总教练张涪生不同意,怕影响我训练只好结束。
不过现在四川还是保留了-支骨干队伍,仍在为国家航模做贡献,特别是F1项目。
向四川的航模界朋友致敬!
作者: WENYEE 时间: 2015-2-8 10:02
本帖最后由 WENYEE 于 2015-2-8 10:07 编辑
变机翼安装角的问题我会再写-篇。
不过像这样的文章写起来挺费劲,好像看的人又
很少。
挺受打击的。
作者: zyue2002 时间: 2015-2-9 00:13
本帖最后由 zyue2002 于 2015-2-9 01:10 编辑
写文章不是非要给别人看的,别人爱看不看,更重要的是给自己总结,这个问题咱们以前谈过的。
作者: 虫子的虫 时间: 2015-2-9 09:40
我20多年前飞过大橡筋,那时没有先进的电子控制器,只能用机械控制器结合“好扭”来调整模型。
作者: WENYEE 时间: 2015-2-9 12:15


作者: WENYEE 时间: 2015-2-9 12:15

作者: 丹顶鹤 时间: 2015-2-10 11:37
本帖最后由 丹顶鹤 于 2015-10-17 15:58 编辑
自由飞模型的“好扭”确实是高水平爱好者才能登及的高峰,说是“阳春白雪”也不为过。
我们的航模文章只有放在这里,才有爱好者关注。这项经典技术再不传播,以后恐怕就没人知道更没人研究了。
就拿我们的普及教学来说,指导学生制作飞行简易牵引和橡筋,也要向孩子们介绍“好扭”的科学道理,尽管从技术上很难成功,但是他们都兴致勃勃地努力去做了。最重要的还是,这个科学概念思路方法,会对今后解决任何问题都有益的。
发在这里也可以给自己几十年的爱好作个总结留个念想,会有人喜欢看和收藏的。还能起到端正网络技术交流的风气。正所谓“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我就是您的忠实读者。
在这场在这里发表议论,活动自己的思维,对健康脑力很有益。
作者: WENYEE 时间: 2015-2-10 20:26


作者: 虫子的虫 时间: 2015-2-11 09:13
“好扭”很微妙,基本靠经验去调整。
作者: WENYEE 时间: 2015-2-11 12:10
本帖最后由 WENYEE 于 2015-2-11 12:19 编辑
是的"好扭"靠经验,如量的大小,位置?等,但-定不能违背科学规律。
"好扭在自由飞的应用中:
-个是爬升;
二就是提高滑翔和"吃气流的性能。
这二个方面有时间我再另发二贴分别谈-下,因为它不是唯一因素。
作者: gaosshan 时间: 2015-2-15 13:55
太好了,终于知道什么是好扭了。
作者: 天空写字 时间: 2015-3-4 11:33

作者: 默如雷 时间: 2015-3-9 14:47
顶起来,让老前辈知道还有人对自由飞有兴趣
作者: WENYEE 时间: 2015-4-3 02:09


作者: Beidouxing 时间: 2015-8-16 18:48
再学习
作者: WENYEE 时间: 2015-10-17 09:57
正在学习,重新编排了一下,目前还不会插图,学会了再补上,
请谅。
顶出来,请大家再看看,讨论。
作者: 丹顶鹤 时间: 2015-10-17 16:00
本帖最后由 丹顶鹤 于 2015-10-17 16:06 编辑
我将原文放大字体,是为了让更好的学习。
一架好的模型飞机,除了有良好的爬升性能和滑翔性能外,同时,必须具备"吃气流"的性能。自由飞模型出手后,与人没有任何物质上的联系,自由飞翔。这时就要求模型用自身的能力去适应气象条件:当遇到上升气流时,小半径盘旋不要飞出上升气流区域;(插图)当在静气流或遇到下降气流飞行时,大半径盘旋,以减少下沉速度或逃出下降气流区。(插图)而这一切都不需要对模型进行人为调整。好的模型飞机的盘旋半径是随着不同的气流状态而变化的。
注:盘旋半径应是个长度单位,但在习惯上,大家常用时间来表示旋盘旋一圈,作为盘旋半径的大小。
自由飞类模型飞机,一般都选择右盘旋,右上升。右机翼为内翼,左机翼为外翼。(插图)
为了讨论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几个基本概念:
1、什么是"好扭"
"好扭"是指机翼(尖)的-种有利变形:也就是说,按盘旋状态来讲,内外机翼(尖)的安装角度,内翼相对大于外翼。
如:内翼(尖)为正,外翼(尖)为0度;或内翼(尖)为0度,外翼尘为负;再如,内翼(尖)为正,外翼(尖)为负。都属于好扭。(插图)
2、什么是"升阻比"?
翼型随着迎角的不断增加,升力系数在不断上升(Cy),同时,阻力系数也在不断上升(Cx曲线)。(图)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之比,称之为升阻比。
3、什么是"有利迎角"?(插图)
请看极曲线,(插图)极曲线的横座标表示阻力系数,纵座标表示升力系数,迎角在曲线上标出。从原点出发与极曲线相切的这个奌,反映的这个角度就是升阻比最大的角度,程之为"有利迎角"。(不同翼型有不同的角度)
4、什么是"失速迎角"(临界迎角)?(插图)
"有利迎角"后再继续增加角度,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还会继续上升,但升阻比会逐渐下降。升到了某个角度,升力系数不在增加而阻力系数则急上升,造成气流分离,那么这个角度就是"失速迎角"(临界迎角)。
这-点很重要:处在"有利迎角"之前,升阻比是上升趋势;处在"有利迎角"之后,升阻比是下降趋势。(请看极曲线)
5、"好扭"的作用:
设计、调整好的模型在正常的气流里飞行是在"有利迎角"下滑翔的。
当模型遇到上升气流时,模型的迎角会增大。由于"好扭:"内翼(尖)安装角相对大于外翼(尖)安装角,这个阶段的升阻比变化处在下降阶段,也就是说内翼(尖)的阻力会大于外翼(尖),从而使盘旋半径变小,不"逃出"气流团。
当模型遇到下降气流时,正好相反,这时模型的迎角会减小。这个阶段的升阻比变化正处在上升阶段,由于相对外翼(尖)安装角小于内翼,这时外翼的阻力会大于内翼,使模型飞机加大盘旋半径逃出下降气流区。从而增加了模型"吃气流"的性能。因此在制做模型时,有意使模型产生有利变形。
另外,竞时项目的模型在盘旋时有"好扭",可避免模型产生坡度,减小下沉速度。自由飞模型都是在侧滑飞行。这和遥控飞机及真飞机大不一样,假设上面有人,屁股是向外侧滑的,会很不舒服。
"吃气流"性能说起来比较复杂,因素很多。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垂直尾翼面积的大小也很关健。
作者: WENYEE 时间: 2015-10-17 17:50


作者: WENYEE 时间: 2015-10-17 17:54
我现在正在努力学习,等会画图了,再插上去就更清楚了。
作者: 雷厉风行 时间: 2015-10-21 17:43
普及自由飞知识,功德无量!
作者: guangfu 时间: 2015-10-27 16:20

作者: guangfu 时间: 2015-10-27 16:20

作者: 13852488600 时间: 2015-10-30 13:19
期待更多的这一类文章。谢谢。
作者: Beidouxing 时间: 2015-11-7 15:43
本帖最后由 Beidouxing 于 2015-11-7 15:45 编辑


呼唤自由飞名将!
作者: wstcndytb 时间: 2019-5-27 10:34
又跑回来学习了,正在试验线牵引,边学边试,收获不小,顶起来,有缘人再看看。喜欢这样的帖子
作者: ruixue_1122 时间: 2019-5-27 13:02
张老师,希望您能把自己多年的经验和总结多写一点,等着跟您学习呢。
作者: 旗舰 时间: 2019-5-31 17:21
自由飞,大学问。好好学学
作者: WENYEE 时间: 2019-6-3 01:41



作者: turbo911 时间: 2019-6-19 10:10
感谢各位前辈无私的总结和分享,虽然现在大环境大不如前,但依然还是有一群热爱竞时项目的拥趸。

作者: 费米子 时间: 2019-6-20 16:52
可惜没有图,看得不是很懂,非常希望能结合图来学习
作者: WENYEE 时间: 2019-6-21 17:11



作者: 费米子 时间: 2019-6-25 13:05
张教练,之前有幸听了你一节课(在广东东莞),现在在论坛里看到你的文章,因为我刚入门,看到这篇文章,很想学一下,但是没有图,有些看不懂啊,什么时候如果补上图就更好了
作者: wstcndytb 时间: 2019-11-15 15:17
最近用KT板做了一架1米2翼展的电动自由飞,调试很多次发现重心和遥控机的重心不同。在安装角和下拉两方面不易控制,还有一些其他问题。最后机子飞起来的航线顺着飞机离手的角度(大约20度z左右)一直直线出去然后滑行降落,没调出右旋。
到处查资料,还是感觉咱们论坛的更有效。走到这里,再次学习好扭。
作者: 徐志满 时间: 2019-11-17 17:43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看到苏联"祖国之翼"杂志介绍模型飞机调整飞行的文章,文中提到适当扭转內外翼端安装角的概念,他们的提法直译过来就是"机翼的动力扭转",由于觉得好奇,用仅有的一点俄语知识自己边看边翻译,看完了才知道这就是当时我们三项自由飞运动员普遍採用的"好扭"."好扭"不但有利于滑翔中逃脱下降气流寻找上升气流,也有利于橡筋动力飞机爬升中避免出现"楕圆爬升"掉高度,能解决自由飞螺旋爬升的稳定性.
作者: WENYEE 时间: 2019-11-19 00:42




作者: feimengpj 时间: 2020-1-17 16:52
每次有问题和疑惑的时候,我都喜欢跑来翻老前辈的各种知识贴,这些东西无论是对模型爱好者还是校外教育老师都是非常宝贵的学习材料,感谢老前辈们的无私奉献!
作者: WENYEE 时间: 2020-1-19 09:50
“自由飞“博大精深。可惜呀!现在搞的人太少了,研究的人更少了。
作者: feimengpj 时间: 2020-1-19 10:38
自由飞对于没有系统培训过的人太难了,普及型大多能上天,但是飞的好不好完全看个人技术和一点点运气,现在很多人都喜欢买成品机和遥控的。青少年这普及入门感觉也快断档了,这个还是和体制有关系,很多家长把航模当玩具看待,最好老教练前辈们能出一份系统的教材书籍就好了。就像您说的现在去研究的太少了,新的一代为了成绩只要能买到的很少会去做,有成品的也很少会去研究。商品化确实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是存粹的去练一些固化的东西也就丧失了前端的很多知识点和技能。模型类的基础书籍太少了,现有的也是一些笼统的知识点,大多都还在老前辈手中哈,,,像我这样每次遇到问题只能到处找资料。而航空专业毕业的人很少会去搞普及型教育的事,现在在搞普及型教育的也就两类人一个本身就是运动员教练,有系统培训的经历但是毕竟基数太少,而且使用器材商品化越来越多,另一个就是从事模型行业和稍微爱好模型的教师了相对来说缺乏系统培训占大头。老一辈的动手能力强,到下一代真不好说,,,
作者: lgq5106 时间: 2020-1-19 21:07
玩自由飞的人越来越少原因是多方面的,体制和基础是影响最大的两个方面。器材商品化是体制造成的结果,尤其是一些全国性的航模比赛采用了指定套材的做法,必然让参与竞赛的人只能买,而且必须买某个厂家的产品,这就使得参赛的人先天缺失某些基础的技能。加上提供器材的厂家是皇帝女不愁嫁,不思进取,提供的器材质量差,造成使用器材的人无所适从,不但学不到应学的东西,反而打击了他们学习航模的积极性,最后发展为应付比赛,不去转研技术问题。这样的比赛为了吸引人参与,迎合了一些人的虚荣和参赛目的,竟然连成绩为0分也能拿到奖状——优胜奖。这样的优胜奖到底胜在哪里?比赛的这个指挥棒造成不重视基础和技术,中小学航模运动成为了一年一次的玩飞机玩具活动,也就是家长对航模运动产生偏见的原因。现在绝大多数的学校没有老师去专研技术问题,也不去开发航模运动的教育功能,就是组织一群学生买比赛套材,组装套材参加比赛,不论技术好还是差,只要参赛了就能拿到奖状,可以跟学校领导交差,以至于有些带队比赛的老师自己对航模也一窍不通。航模运动得不到家长的正确认识和支持,学校开展活动就困难重重,参与的人数少,基础普及不好,而比赛不论成绩好坏,都能拿到奖状,造成了老师懒得去专研,以至于学校里长期缺少参与活动的人群,也没有开展活动的基础和师资,一个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变成了花钱买玩具玩。一些地方政府机构表面上重视航模教育,但也是奔着利益而去的,强制性指定进入校园的器材,组织比赛就要使用指定的器材,关心的是每一年有多少器材销售量,而不关心技术的培养。老师需要培训找不到相应的机构,而政府部门搞的培训班又学不到实质性东西,师资力量一直是困扰这项运动发展的主要问题。我附近的几所小学,每周三的下午都有航模课程学习班,看他们放飞机都感到心痛,每一次都损坏几十架飞机,老师自己示范的飞机也飞不好,甚至跟学生的一样,摔下来就断翅膀了。而我向教育局提出的意见,上级领导一直持反对意见,比赛搞了10年,水平没有一点提高,他们都不着急,甚至说,如果放弃指定套材会造成比赛的不公平。我的同事的小孩,每一个星期的航模课损失两架飞机,每架飞机的售价是20元,一学期按16周计算,大约要在航模课程学习上花640块钱,而最关键的是花了钱还学不到东西。上了一个月(4个星期)的航模课,家里一堆烂飞机,看着都心烦,最后找到我帮忙,用损坏的飞机拼凑起三架好的,跟着我学习了一个月,这三架飞机都没有出现严重的损伤。我提出开放比赛,可以学生自主选择器材,平时学习可以使用价廉物美的器材,以训练基础为主等,这些意见都不被采纳。自从2012年搞了一次橡筋动力飞机的培训,由我主讲飞机的飞行原理,套材的组装注意事项,调整飞机的一般步骤和要求外,再也没有过实质性的师资基础培训。从2010年恢复全市性的中小学航模赛以后,水平没有实质性的转变,每年带队比赛的老师仍旧是对航模知之甚少,又怎能带出好的学生?从比赛成绩也可以看到,初级橡筋飞机比赛两轮总成绩不到30秒,而我用同样的套材,一轮就飞40秒以上,可见差距有多大。很多人把问题归结为学校小、没有适合的场地,器材质量不行等客观因素影响,而同样的套材,我可以在高度不到4米的室内空间放飞,留空时间达到17秒,两轮总成绩都超过每年比赛的最好成绩了。可见,问题不在这里,而是基础技术差,人不求上进。
造成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起主导作用的是体制问题,体制问题又让一些人改变了观念,不求进取,时间长了,成为了一种恶性循环,抑制了航模运动在学校的开展,也造成了家长和社会对这个运动的偏见。
作者: WENYEE 时间: 2020-3-2 17:27
我正在考虑,写书工作量太大。且不会用电脑画图,努力吧。
作者: ruixue_1122 时间: 2020-4-23 16:08
张老师加油
作者: 有山有楼 时间: 2020-4-25 22:06
老师加油!非常期待您的传授!
欢迎光临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http://5imx.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