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标题: 【飞翼70MM F16日常飞行训练】 [打印本页]

作者: 毛眼睛    时间: 2017-9-19 16:58
标题: 【飞翼70MM F16日常飞行训练】
            为了更好的熟悉掌握F16的飞行性能,早日成功首飞收来的飞翼90MM F16(雷鸟涂装),近日一直在用飞翼 70MM F16训练,每天中午用仅有的1小时飞行四块电池,到场地来回18公里,路上就用掉了40分钟左右,飞机买来到现在,已经飞了22个起落,还在不断训练中
一、场地卫星图
(, 下载次数: 70)

二、因一个人单飞,空中无法拍照
(, 下载次数: 73)

(, 下载次数: 73)

(, 下载次数: 75)

三、刚装好机的样子
(, 下载次数: 78)


四、找了个场地想尽快熟悉一下,结果风有点大,四个降落两个完美,两个都有点重
?spm=a2h3j.8428770.3416059.1&qq-pf-to=pcqq.c2c[/media]


作者: xing07212011    时间: 2017-9-19 17:06


作者: 我是小熊无意    时间: 2017-9-19 17:11
很好

作者: atongmu3212011    时间: 2017-9-19 18:25
来回跑多麻烦,搞个电包飞到你吐,进步也快


作者: 毛眼睛    时间: 2017-9-19 18:26
atongmu3212011 发表于 2017-9-19 18:25
来回跑多麻烦,搞个电包飞到你吐,进步也快

不是麻烦,是要上班啊

作者: lii176    时间: 2017-9-23 16:21
同时用奶牛练习涵道起降中。互勉
今天飞了4个起落,感觉飞机越来越好飞。请问楼主有没有装陀螺仪?

作者: lii176    时间: 2017-9-23 16:24
lii176 发表于 2017-9-23 16:21
同时用奶牛练习涵道起降中。互勉
今天飞了4个起落,感觉飞机越来越好飞。请问楼主有没有装陀螺仪?

对了,我是改用4s飞的

作者: 毛眼睛    时间: 2017-9-23 23:19
lii176 发表于 2017-9-23 16:21
同时用奶牛练习涵道起降中。互勉
今天飞了4个起落,感觉飞机越来越好飞。请问楼主有没有装陀螺仪?

装了,我用6S 3700和4000飞的,装了飞翼的E51,但是不知道作用大不大

作者: xuying    时间: 2017-9-25 04:32
我也是70F16奶牛练好准备飞90F16雷鸟,活动时买的,70买2架,第一架第2起落炸报废,十一装90开飞

作者: nba168    时间: 2017-9-25 19:29
你好我也有一架,但是我不会装飞控,可以请教一下吗
我用的是天九的控
请大神帮帮忙


作者: nba168    时间: 2017-9-25 19:36
楼主用的是什么飞控




作者: 毛眼睛    时间: 2017-9-26 12:51
nba168 发表于 2017-9-25 19:29
你好我也有一架,但是我不会装飞控,可以请教一下吗
我用的是天九的控
请大神帮帮忙

飞翼E51 陀螺仪,可以加Q 1816158866交流


作者: nba168    时间: 2017-9-26 19:40
我的QQ247682798我刚刚加了你楼主


作者: nba168    时间: 2017-9-26 19:41
楼主你什么在线方更聊


作者: lii176    时间: 2017-9-29 17:16
毛眼睛 发表于 2017-9-23 23:19
装了,我用6S 3700和4000飞的,装了飞翼的E51,但是不知道作用大不大

作用挺大的,特别是风大的时候

作者: 毛眼睛    时间: 2017-9-29 18:48
lii176 发表于 2017-9-29 17:16
作用挺大的,特别是风大的时候

你陀螺仪感度设的多少,能不能发个图看看,总感觉我的感度不对,也不知道调到什么状态才是调好了


作者: lii176    时间: 2017-9-30 20:40
毛眼睛 发表于 2017-9-29 18:48
你陀螺仪感度设的多少,能不能发个图看看,总感觉我的感度不对,也不知道调到什么状态才是调好了

我用了nx3evo,但只开抗风。感度标准的话是你全油门高速飞行时飞机不摇摆就OK了。而且感度尽可能小,对练习控制才有利,不要依赖陀螺仪





欢迎光临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http://5im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