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查看: 1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技日报社 关于举办2025年度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的通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9 10:1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青少年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更好地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科技日报社将主办2025年度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
      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下称“活动”)自2017年首次举办以来,至今已连续举办8届,多次被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列为全国科技活动周重大科普示范活动,并获得了多个部门的大力支持。
      活动以培养有时代精神、创新能力和家国情怀的终身学习者为目标,是一项围绕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青少年创新思维养成而设计的科学教育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基本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激发学生从事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兴趣和潜能,引导学生注重团队协作、动手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1
主办单位
科技日报社
2
活动主题
2025年度活动主题:智汇丝路·文脉不息
3
参与对象及形式
全国各地小学、中学/中职、大学/高职院校学生均可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加。
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
4
活动内容
活动包含预赛和总决赛两个阶段。预赛分为线上活动(全国)及线下活动(地区分站),晋级后可参加线下总决赛,具体安排见附件。
5
日程安排
活动自通知发布之日起启动,线下预赛由各分站安排,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线上预赛作品申报提交将于2025年6月30日截止,评审将于2025年7月底之前结束,具体安排根据附件中所列要求进行;总决赛将于2025年8月在湖北武汉举办,并评选出东湖特别奖,获奖选手将有机会参加2025年10月举办的东湖论坛开幕式。
6
表彰奖励
活动表彰分为预赛获奖证书与总决赛获奖证书。预赛获奖证书分为一、二、三等奖;总决赛获奖证书分设金奖、银奖、铜奖和东湖特别奖。
7
报名方式
“科技日报”客户端
8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5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58884718陈老师
         010—58884719王老师
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壹点创造
9
附件

向上滑动阅览

2025年度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
参赛指南
      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注重提升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促进青少年创新思维养成,关注和解决身边的问题,使学生在自由创想、亲身体验与动手实践过程中,体验更有温度、更有意思的科学技术。
一、活动主题
      2025年度活动主题为:智汇丝路·文脉不息
二、参与对象
      活动将按照小学、中学/中职、大学/高职分组进行。每个组别将根据不同类别作品征集要求限定报名人员,参与形式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队,如果是团队形式,每支队伍人数最多为4人,可以自己拟定队伍名称。每个参与者或参与团队,可以有两名辅导教师。
三、报名方式
      参与人员即日起可通过“科技日报”客户端报名。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
四、日程安排
      活动时间为通知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10月底,分为预赛和总决赛两部分。
      预赛分为线上赛(全国)及线下分站赛(地区分站),参与者只能选择其一参加,两者都有机会晋级总决赛。参加线下分站赛应在官方平台报名,并选择相应的赛区。具体活动安排、活动内容及奖项设立详见当地负责青少年科技活动相关部门下发的通知文件。预赛线上作品提交截止时间为2025年6月30日,并于2025年7月底完成评审。总决赛将于2025年8月在湖北武汉举办,并评选出东湖特别奖,获奖选手将有机会参加2025年10月举办的东湖论坛开幕式。
      具体时间安排将至少提前一个月在活动官方平台公告,同时公布晋级总决赛学生名单。
五、预赛申报
(一)作品分类
      预赛申报作品,报名形式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队,如果是团队参与,人数最多为4人。
      虚拟作品,其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动画、微视频、小游戏等等。动画、视频作品时长不超过2分钟。
      科创实物作品,其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沙盘模型、3D打印作品、手工制品、宣传海报、结构件机器人等。实物作品(包括模型),最大投影面积为150cm×150cm。
(二)作品内容
      围绕2025年度活动主题设计制作作品,可选取不同侧面,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用科技形式表现主题内核。
(三)作品提交
      作品提交时,需提供以下相关文件:
1.作品文件
      以MP4格式提交视频文件,对作品进行详细介绍。该文件需至少包括三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描述作品的制作过程及亮点,第二部分呈现作品的演示效果,第三部分介绍团队中各成员分工,总大小不超过300M,时长不超过3分钟。
2.过程文档
(1)制作过程文件:使用Word或者PPT等形式阐述作品理念,创新点的来源、过程和实现手段制作过程等信息(如作品中包含编程,请在制作过程文件中进行程序解读)。
(2)物料清单:实物作品需提交所用物料,模板可在官方平台下载,填写后上传。
(3)图片文件:以JPG格式提交作品制作过程照片、成品展示照片,总数不超过4张,每张图片清晰度不小于300dpi,大小在3M—5M之间。
3.团队信息
      在官方平台下载团队信息表,按照要求填写并上传。
4.其他文件
      包括程序源文件、3D建模文件、激光切割文件、平面设计文件等,请压缩打包上传(压缩包大小不超过100M)。
5.文件命名
      提交文件命名规则为:作品类别—参赛ID—团队名称。
(四)不予申报
1.作品内容或研究过程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
2.作品内容不利于中小学生心理或生理健康发展。
3.作品存在抄袭、成人代做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学术不端问题。
4.作品为市场上直接购买的机器人套件(包括模型)。
六、评审晋级
(一)评审标准
1.导向性:作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展示活动主题;
2.创新性:作品在创意、观点及方法等方面有新意、有创见,主题突出,呈现形式新颖;
3.科学性:作品符合客观科学规律,立论明确,论据充分,工程技术方案合理;
4.协作性:团队结构与分工合理,项目管理能力强,团队配合默契。
(二)晋级方案
      预赛阶段,不同类别作品将按照年级分组进行评审,每个组别将依成绩从高到低分别排序晋级总决赛。
七、活动总决赛
      活动总决赛于2025年8月举办,具体安排将至少提前一个月在活动官方平台公告,届时还将公布活动规则及相关指南,部分题目将现场给出,现场作答。
八、咨询方式
      活动相关信息可通过“科技日报”客户端、活动官方微信公众号“壹点创造”进行查询了解,还可通过电子邮件及电话方式进行咨询。
      邮箱地址:chuangzao@stdaily.com
      咨询电话:010-58884718陈老师
                     010-58884719王老师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