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查看: 306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航模技术发展史--F2D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9 17: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6.2.4  F2D——线操纵空战模型飞机
  1980年我国正式开始开展线操纵空战模型飞机项目,首次将空战项目列为全国比赛。我国的线操纵空战模型飞机技术发展大体可分为起步、探索和成熟三个阶段。
6.2.4.1  起步阶段
  1980年3月在上海江湾体育场,国家体委组织了第一次全国线操纵空战模型飞机集训。国家体委航空运动学校黄永良任教练,有山西孟希明、四川陈俊才、贵州申幼初、宁夏穆刚、河南杨书明、北京丁振乾、上海朱永年和浙江陈乙等8个省市的8名运动员参加了集训。其中有十几年运动史的老运动员,也有年轻的运动新秀。
1. 模型气动布局和结构
  集训中大都是根据想象中空战模型的特点设计的。即速度要快,能追得上又跑得快;强度要好,碰撞后又要不易损坏。为此,模型采用小翼展、薄翼型。河南、四川、宁夏的模型升力面积只有20dm2左右,翼型厚度仅20mm.;发动机架、机翼中段和平尾舵面得到了重点加强;起飞重量达550g左右。均使用R4和331厂生产的后旋板进气、后排气的发动机。由于R4发动机马力不足,很快就不用了。而后旋板进气发动机给飞机设计带来了不可解决的矛盾:如果发动机前置,可不破坏机翼的前缘,机翼的强度得以保证。但使得模型的重心太靠前,操纵性极差;如果发动机后置,模型的重心合适,操纵性得到改善。但是为了给进、排气口让开位置,就必须破坏机翼的前缘,机翼的强度就受到很大影响。集训中使用的空战模型如见图6.2.4-1 (补充图)。
2. 发动机供油系统
  集训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在空战中发动机工作极不稳定。上海队把集训初期的铁皮油箱改为密封木壳油箱;宁夏队又设计了双层气球冲压油囊。最后上海队设计的木壳冲压油箱基本上保证了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3. 战术技巧  
  在空战飞行训练中,总结出空战的攻防战术:平飞追击、高空俯冲拦截是进攻的基本手段;防守时做斤斗动作,攻方则将束手无策,用积极跑动拉开与对方线长度差是更有效的防御手段。一些老运动员已经意识到提高身体素质对空战运动员是非常重要的。
1980年7月,孟希明、穆刚和朱永年首次代表我国参加了在波兰琴斯特霍瓦举行的第二届世界线操纵航空模型比赛。在首场比赛中,穆刚高空攻击及时准确,低空防守积极跑动,一举战胜了上届世界冠军队前苏联运动员基沃罗夫。我国的运动战技术风格初见成效。这次比赛我国获得团体第11名。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29 17:48 | 只看该作者
6.2.4.3  成熟阶段
  经过了两年的探索,我国空战项目教练员明确提出了提高飞机的性能和注重运动员选材及加强实战训练是我国空战项目发展的两大要素。
1. 提高飞机的性能  
  1983年山西队使用进口轻木制作的飞机,升力面积增加了5.21dm2(达28.29dm2), 飞行重量仍与原来的飞机重量相同,这就较大的减小了翼载荷,提高了飞机的机动性能;江苏队自己开了机翼模具,成批生产出表面光洁度好、比重适当的泡沫塑料机翼;四川、宁夏队在结构上有所创新:前缘重点加强,采用全蒙板结构,后缘减少翼肋,减轻了重心以后的重量。目的在于当发生撞击时,减小后部的冲撞力;最引人注意的是陕西队黎跃的飞机,它采用了整体构架、泡沫塑料前缘加复0.1mm玻璃钢蒙皮的设计。飞机的强度极好、重量轻,只有370g。他用智慧和辛勤的工作解决了飞机设计中模型重量与强度这一对难以解决的矛盾。(补充图纸或照片)
  山西和江苏等队使用了美国生产的纳尔逊发动机,四川队仍自信地使用自己生产的熊猫牌发动机。平飞速度有所提高,约2.3-2.4秒/圈,这个速度已经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2. 运动员选材和加强实战训练  
  1982年以后,随着飞机性能的提高,对运动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队开始注重空战运动员的选材。选拔斗志旺盛、反应灵敏、动作灵活、胆大心细和头脑冷静的运动员参加空战项目的训练。为此,1983年后又涌现出了如钱郑、王世民和苏建国等一批优秀的年轻空战运动员。
在实战训练中,各队教练员不仅仅增加实战对抗训练的数量,而且非常注重研究双方飞机与飞机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和双方运动员身体与双方飞机之间的位置关系,从中找出进攻与防守的规律,并且通过训练将这些规律转换为运动员自觉的条件反射动作,以防止飞行的盲目性。
宁夏教练穆刚总结了多年参加比赛和训练的经验,在《航空模型资料》1983年第2期发表了“线操纵空战项目的战术研究”一文,文章分为战术原则、基本练习和重点战术三个部分,比较系统地讲述了空战战术及技术要求。标志着我国空战项目已从盲目的飞行阶段进入到了技术成熟阶段。
  1984年我国第3次参加了在美国纽约附近齐克比市举行的世锦赛,由陈俊才任教练,运动员是马天瑜、钱郑和杨为民。参赛飞机使用了意大利生产的罗西牌发动机,自己重新制作了进气管,减小了进气口直径,改原来的环形进油方式为单向进油方式,增加了吸油能力,飞行中发动机工作极为稳定,飞行速度达2.2~2.3秒/圈。飞机操纵灵活、动作速度快,十个筋斗的动作时间约6秒。飞机的性能在本次世锦赛中已属上流水平。比赛中,我国运动员的战术灵活多变,运动员来回跑动,不断调整飞行半径以保护自己的尾带,并且伺机攻击对手。这一套灵活多变的战术,被外国运动员称为游击战,是我国特有的战术。马天瑜、钱郑和杨为民分获第5、7、8名,夺得团体总分第3名。
3. 停滞不前  
  1985年全国比赛仅有5个队的11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在竞争激烈的比赛中,重飞、重赛8场。第1轮杨为民、马天瑜之战打了5场,双方各损坏飞机4架才分出胜负。全部比赛每人每场平均攻击次数为1.85次,冠军获得者每场平均攻击次数仅为1.17次,比每人每场平均攻击次数却少了0.68次,留空时间反而是最长的。而进攻“切”纸带又是空战得分的主要手段,那么冠军则是靠留空时间多而获胜的。因此,四川金太其在大量数据的论证下,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切断对方次数的多少,并不是空战获胜的唯一条件。而留空时间得分越多地面时间扣分越少才是获胜的关键” 。在这次比赛中,空战中互相追逐、巧妙躲避的趣味性不见了;在闪电般的飞行中果断切断对方尾带的果敢技巧消失了,空战场面显得很乏味。观众满目皆是互相缠线、撞机坠地。常常是比赛时间还未用完,比赛早已告结束。如有两名优秀运动员在4分钟的比赛中只飞行了75秒。其结果是空战技术上没有得到提高,反而造成不必要的器材损失。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受国外一些低水平运动员以乱取胜的影响;二是竞赛中裁判员执行规则不严。1985年是空战项目在技术上停滞的一年。
  1987年是举行第六届全国运动会的一年,由于全运会奖牌总数所限,空战项目未能列入比赛项目。为此,各省市就纷纷放弃了空战项目的训练。1986、1987年的全国比赛因此而未将空战项目列入比赛,空战项目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
4. 著名运动员  
  山西孟希明、杨卫民,宁夏穆刚,四川陈俊才、四川队伍昭前,北京丁振乾,陕西队黎跃,吉林队夏志强,贵州队巴连利,    钱郑、王世民、苏建国

F2D(1988-1-22穆刚 第一稿6800字          2004-12-28 王维忠  第二稿5992字)
3
发表于 2008-1-29 17:53 | 只看该作者
高 高 高
4
发表于 2008-2-2 19:02 | 只看该作者
老前辈应该多再两大论坛发发贴介绍下线操纵模型飞机,感觉只再5IMX发是部足够的,希望能到5IRC发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