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之纹章 发表于 2018-12-8 23:50 是的 请参考 http://bbs.5imx.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38790 1954年及1959年条目 |
大家看清楚,这是60年前,也就是1950年代的,能遥控就很牛逼了,那个年代大部分都是线操纵或者自由飞 |
老司机,佩服 |
路过 看似简单 实际很复杂 |
GXWT 发表于 2018-9-8 19:55 怎么会。真要说到不妥,我应该检讨一下看看行文是否太过随意使得您产生这样的感觉 话说回来,周末仔细研究了几张图片和简单的文字说明,好像稍微有点明白其中的奥妙 那么当年遥控器就一个等幅信号发生器,可以通过开关控制有信号和无信号,差不多今天说的OOK(开关键控,最简单的ASK幅度变化键控形式)。在遥控器端核心是一个脉冲机(pulser),这个脉冲机可以想象成一个开关(实际上也确实是一个开关),你可以一秒按下,松开一秒,再重复,也可以0.1秒按下0.1秒松开然后重复;然后再加上花式:1秒按下,三秒松开,或者0.3秒按下,0.1秒松开。前者调频(开关速度),后者是在某个频率的基础上调占空比/脉宽(PWM)。在当时的条件下,脉冲机多由机械构成,比如一个电机转轴上带了电刷,电刷在转动过程中扫过一个一部分覆铜一部分绝缘的编码盘。电机的转速由连接操纵杆的电位器控制,操纵杆控制了电机的转速 -》输出脉冲的频率跟随变化;同时,这个编码盘的覆铜越靠近中心越稀,越靠近外面越密,而操纵杆左右动作时,会使电刷靠近中心或者靠近边缘,产生了PWM。于是在一个通道上既有调频信号又有pwm信号,不得不感叹在当时的条件下先驱们真是神设计。 |
继电器控制的单通道,一但橡筋没力转了就失控。 |
本帖最后由 GXWT 于 2018-9-8 20:06 编辑 老金 发表于 2018-9-8 08:47 谢谢您的介绍,使我长了知识。您的设计机械混控是非常好的思路使我开了眼界。我只是侧重混控谈了我的看法,对事不对人,如有不妥请谅解。 |
GXWT 发表于 2018-9-8 08:05 是的 这个设计的目的不是多点离散控制,而是比例操控,输出曲轴的偏转角与操纵杆成比例,虽然用今天的眼光看是很简陋的 之所以用混控也是因为当年能够把一路做成比例控制已经非常不容易 |
实时上不管怎么,即使瞬间也要经过30度或60度才能到180度,垂直尾翼也会瞬间转向。这个机械结构就是这样动作的。 |
我一直认为,半吊子的英语还不如不拿出来 |
单通道遥控,就是若干单步命令循环。按一下开关,发一条指令。假定可以控制5种动作,比如做完1后要做4号动作,那么也必须快速的接连按两下开关,快速通过2、3号指令,由于速度快2、3号指令的舵面,来不及反应,就执行第4个指令了。 |
40多年前没有比例遥控设备,单通道遥控,就靠机械联动。每次动作都到极端位置,不能任意角度。控制飞机姿态,就靠飞手,快速切换控制器的状态。 |
太平旧友 发表于 2018-9-7 19:18 请想一想当舵机转60度是升降舵和方向舵各在是、什么位置?当我只想升降向上翘起10度时,只做爬升不转向,这时方向舵在什么位置?(实际这时方向舵也不在中卫了)。 |
操纵系统可以不用比例舵机,用单向转动的橡筋动力结合电磁擒纵继电器。 |
只做升降时,舵机转180度后方向已经回中。当舵机90度转弯时升降多可以向上补偿。 |
GXWT 发表于 2018-9-6 15:49 在遥控方向还是遥控升降之间当时的大咖选择了方向外加升降混控,厉害啊,实属不得已而为之吧 |
兜兜爸 发表于 2018-9-6 08:57 只有一个通道可以用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