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 这个分度值为0.01mm千分尺的分辨率确实是1μm 按《JJF 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当中的规定 计量器具的分辨率为分度值的下一位 按照千分尺检定规程来说 0-25mm的千分尺最大允许误差为4μm 也就是说 0-25mm的千分尺可以稳定的测量公差带宽度大于等于12μm的工件 |
哇塞技术贴,学习了。 |
呵呵 ,,,,,,,,,,,,,,,,,, |
零件会随温度的变化 而变化0.1丝 在常温下估计够你加工的 |
层次不同因而认知不同!认知不同导致层次不同!不管是个人与个人,团队与团队,国家与国家,乃至星球与星球,只有不断认知才能不断提升层次!学无止境!![]() |
我记得8mm的轴和轴承配合,轴的直径公差是0.015mm,1.5个丝,已经很精密了吧,0.3丝,通常的产品哪里会要那么高的精度 |
这个精度,我目前真的完全无法办到,听听课 |
学习了 |
坛友关于理论和实践的看法更逗,有句话叫理论引导实践,蒙着头瞎闯不算本事,没弄清楚测量的基本原理 就觉得自己买的尺子精确到0.001了,自己偷着乐吧 |
两个测砧的平行度是有千分尺本身结构来确定的 和千分尺砧面与工件的垂直度没关系,你说的太笼统,我觉得国产常用千分尺大多是估读数值也是有考虑这个因素,测砧与工件面的角度产生的误差用函数可以算出来,我数学很烂哪位数学好可以算一下 这里讨论的是0.001直读出来的数值 与普通千分尺估读数值的差异,两者之间也不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虽然楼主不是直接这么提的,我认为这个是讨论的关键 我是完全的业余爱好者,我再提一个问题,希望前面的各位能解答一下,被测物体的硬度与测量的关系,也就是千分尺测砧压在被测物体表面,被测工件的表面是否会有变形,通常情况这个变形是忽略不计的,我认为这个变形会比0.001大,委员长说明的测量方法没有这个因素,那个测量没有受力接触 |
机械这东西隔行如隔山。。。很多应用行业非常特殊的。。。木见过不代表木有。![]() |
你们都是在恒温室 做纳米技师的 我等都是做粗加工的 |
我们加工的工件都是0。002MM的,下次有机会我给大家拍二张我们用的测量工具 |
呵呵。。。纵切自动车床用的棒料,2-4米长的,全长一致性都是2个μm的。车出来的零件精度都是以μ为单位的,现场测量都是用瑞士TESA杠杆μ表,一格2个μ。 还有超精端面车床。。。等等。 |
我在台灣有加工上銀哥德式導套,公差就是+-0.002mm,公差算大,他業務拿來我說你這算粗的,放著吧,沒問題(業務臉上閃過奇異的表情),割4個槽,厚度40,直徑約3mm的,一個300rmb,上銀自己有慢走絲都作不出來,一樣的機器,精度控度靠人(三菱fa20s浸水式機台割一修四鏡面加工,下重本用瑞士銅線,不使用台灣線),基本上我作的東西,應該稱為儀器公差(你家的千分尺跟我家的千分尺誤差)索以板主說3u,還算隨便就可達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