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无人机应用门槛的降低与应用场景的拓展,无人机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话题。无论是在航拍摄影、旅行、运动等个人生活场景中,还是在影视、能源、新闻、测绘、搜救、消防等行业领域,我们都能够见到无人机的身影。无人机作为全新事物为何能够迅速被诸多行业与企业所接受?其产品与技术经过数年的发展已达何种水平?对于个人用户来说,无人机操作是否有难度,如何能够成为操作熟练的飞手拍摄航拍大片?别慌,看看知乎大牛都是怎么解答的。
关于新手如何入门无人机航拍,我先给大家分享下自己第一次飞无人机时候的情景。
自己一直以来是名摄影爱好者,自从大疆精灵FC40发布时开始就关注航拍无人机。得益于家里的支持,我的第一架无人机是大疆Inspire 1,也就是“小悟”。
那是2015年的4月1日,是的,愚人节那天。还在某互联网公司上班的我收到了装着小悟的大箱子,当时的心情大概是迫不及待地想飞一飞看一看,于是拎着飞机溜进了公司的生活空间,也就是用来吃饭聊天打台球的大房间。
在此之前我已经看过好几遍无人机相关的教程,尤其是小悟的产品页面附带的各种视频。自认为已经有了心理准备,虽说一上来肯定手生,但小悟起码也带视觉定位能够室内悬停,我就飞起来一点点然后降下来,应该不会有事的吧......
于是我自信满满地开了机,校准好指南针,然后点了“一件起飞。”
虽然有了心理准备,但是螺旋桨的噪音仍然让我非常惊讶,强劲的气流吹走了旁边纸篓里的垃圾袋,小悟拔地而起。
接着,开始向右飘走,并开始掉高。当时的我完全是懵逼的,没来得及做任何反应,眼睁睁地看着它撞向了同事们吃饭时的桌子,螺旋桨打在桌腿上发出了巨响,随后桨叶被打碎,碎片四处飞溅。整个过程不过四五秒,直到无人机摔在了地上,我才想起来,照着说明书上讲的,内八掰杆,停止电机。
检查损失,还好,并不大,两处螺旋桨的桨座断了,其他完好。
(图片来自5iMX)
这次事件也更正了我对无人机的认知。自以为已经了解了足够的基础知识,其实还差的很远很远,也犯了好几个错误才导致这次事件:
室内干扰环境下校准指南针;
在纹理不明显的地毯上和亮度不够的环境里依赖视觉定位;
手指没有握控导致来不及反应等等等等。
归根结底,是自己当时对操作无人机所需的技术水平没有概念,自我感觉良好。实际上还差的远呢。
上周在拍摄一个项目时,一位客户上前和我聊天,聊了一会,她抬起自己的右手手背给我看,一道伤疤从拇指指节延伸到了手腕附近。询问原因,得知也是在室内飞无人机,打杆打多了,飞机冲着自己脸撞过来,来不及在操控上做出反应,本能地举手格挡,被桨叶割伤。
虽然过了一年多,无人机的飞控技术又有了质的飞升,悬停精度从1.5米精确到了0.3米,专业级飞控搭配辅助设备更是能达到厘米级别的定位精度。但在这里还是要建议每一位准备第一次操作无人机的朋友们,多读些教程,仔细阅读说明书,尤其是相关注意事项。在室外开阔且人少的地区进行你的第一次飞行。并且在经过练习之后,让自己可以在无人机机头处于各个方向时都能对无人机准确操控。
无人机的一些思维和驾驶汽车是同理的,越来越智能的系统,是对我们的辅助。辅助是设备上的,飞行技术才是自己的,来自我们的双手。
虽然现在国内只有个别城市限飞,也还是要建议各位在技术足够好之后再到人口相对更密集的城市上空进行拍摄,对无人机下方人员和财产的安全负起责任。城市上空的无线干扰比自然环境里大得多,而且大部分的炸机事故也源于飞手的操作不当而产生。在闹市区每掉下来一架无人机,对所有航拍爱好者都是相当负面的影响,若出现伤人伤物的事故,更是麻烦,我们都不愿意看到自己所在的城市有一天突然实行禁 飞吧?
无人机操控技术决定着航拍的安全性,而摄影技术则更多地决定了航拍的作品质量,这涉及到拍摄技术和艺术审美,这方面给大家的建议,其实跟地面摄影差不多。多看,多学,多拍。
总之,航拍是航+拍,缺啥补啥。
我今年六十多岁了,拍了三十多年的风光摄影,从14年开始使用无人机航拍。 对我来说,无人机操作一点都不困难。随着高科技的进步,用户体验逐步提高,给我们摄影师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我个人推荐大疆的精灵4和悟系列,不论是视频还是影像,都可以完成我们的工作需求。 对于专业摄影师来说,从地面升至空中的拍摄,体会是完全不同的。在无人机之前我已经开始航拍中国西部了,当时是坐着空军运输机,歼击机,航拍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后来接触了无人机,相比传统的飞机航拍有几个优势:小巧,操作方便,噪音小,可控性高,成本低。尤其是低空拍摄比飞机带来很大的方便,也给创作带来了很大的视觉可能。 无人机操作不仅不困难,反而给我的创作带来了多维度的视角。在拍摄过程中,地面和空中的视角不仅仅是高度的不同,对画面对表达对审美都有决定性的不同。 例如,美国犹他州的鹅颈湾Goosenecks,深 1000 英尺,一共有三个湾势,这绕来绕去的湾势的确就像鹅的脖子一样。由于规模宏大,在地面无法完整拍出这三个湾势。
(图为地面拍摄的鹅颈湾)
而使用无人机可以从百米高空俯视,完整呈现了全部湾势、科罗拉多河的走向以及大地岩层的肌理。
另一个例子就是因安塞尔·伊士顿·亚当斯(AnselEaston Adams)的作品《大提顿与蛇河》而成为经典的蛇河观景台Snake River。 (图为亚当斯的《大提顿与蛇河》)
14年的时候我来到同一地点大提顿国家公园。利用12张空中接片航拍作品,在亚当斯拍摄的相同位置,以无人机航拍的方式,将蜿蜒的蛇河与大提顿群峰同时纳入画面,以全新的高度延伸了经典。
又如,地面拍摄的五彩池,可以看到斑斓的色彩,岩石上方的水雾。
而从空中拍摄的五彩池,瞬间提升高度,将层层叠叠的全景纳入镜头。
更多的例子包括地面拍摄的经幡 航拍的经幡
地面拍摄的温泉
航拍的温泉
再分享一些其他航拍作品。 川西,海螺沟
川西,红原月亮湾
雅鲁藏布江
得克萨斯钾池
分享几张工作照 蹲在军用飞机上航拍。飞机底部有一个透明区域,以便拍摄垂直向下的视角。非常挑战胆量。
无人机航拍工作照,在美国西部拍摄。
飞无人机有一段时间了。大部分情况下我只有晚上有时间出去,而且我认为白天拍摄没有什么特点,所以一般只拍夜景。这里我说下如何拍好一张好看的航拍夜景照片:
1.合适的快门速度,一般都是慢门;
2.使用最低ISO值;
3.好的天气(空气质量指数优,风速较小或几乎无风的情况下夜间才不会出糊片);
4.构图和角度的选择。这一点很重要。有时同一个地方要飞好几遍你才会发现真正好的拍摄“机位”。
《SHANGHAI NIGHT》这个系列,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去拍摄,期间去了很多的地方。下面是我的部分作品。希望可以给你启发~
想看更多可以移步我的Lof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