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K,今天请假在家折腾了一天,早些更新吧
根据上次发版图纸的零星反馈我基本总结了自己设计的不足(具体项目往上翻),本着尽量减少铸铁毛胚加工量的原则,我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所有铸铁件只加工安装导轨、丝杆和电机的部分(降低铸造师傅们的加工难度)
工件的装夹平台采用一整块金属加工而成,优先选择7075铝合金(莫嘲笑我人傻钱多,铁合金平台我一个人真是刚不动,别提装配了)
所以得找人铣一个1.3米长的大铝板 然后给我快递过来(这玩意运输过程中变形就GG了)
解决方案就是加厚,毕竟才2.8的密度,玩命加!最后用25的毛胚7075料(35还是多少一公斤来着),双面光刀加后期矫平,做成23MM厚度的台面
为了解决强度问题,没敢做T型槽,打的孔阵列,有一定使用限制(设计的过程就是考虑牺牲谁留住谁的过程)
因为加工实在是太简单了,另外也找了个实诚老板,上海人,除了材料费,加工要了不到400,顺丰快递运费一人一半
改过以后的方案,零件多了2件,总价比之前初样方案还低一些(当然也不排除某些商家看你不懂漫天要价)
铸件发版制作的时候要给很多资料,三维模型是必须的,但是仅供参考,你还要给出一张专业的2D机加工图纸,告诉师傅,哪个面距离哪个基准多远,
允许的公差范围是几丝(这个尺寸链必须闭环,否则装配的时候0.1mm的累计误差就能让你怀疑人生),除此之外,我为了避免加工错误,还专门在三
维模型上标红了需要加工的面。
干制造业的朋友都知道,好的工艺人员才能干好设计工作,有很多企业盲目的招个毕业生做设计,基本就是给自己挖坑,做机加的上海老板就跟我说吐
槽说,他那里整天收到一些奇怪的图纸,感觉画的就像有意增加加工难度一样,最后报价很贵,干出来精度还不高,客户还一肚子不乐意。总之,一个好的
设计真是能节约非常大的产能,我显然经验不足,第一次图纸就没人接,第二次自己恶补机加原理以后,按照加工方便的原则进行设计,报价明显就降
低了不少,所以自己打算做铸铁机的童鞋们,书中自有黄金屋啊。。。。
Z轴因为体积过小,直接整体CNC了(对于铸造再加工,总价可能没有直接买料铣的低),因为数控机床的普及,可以不向卖家提供2D的尺寸公差图纸,
外协厂家拿到三维模型就直接出刀轨加工了,方便快捷,也少了转2D图纸的麻烦。
干这个机床干到今天,我最大变化就是对尺寸的认知,原先在我眼里,尺寸就是你画图的那个尺寸,我画20,那就得是20,干了以后我发现,20真的不是20,
19.99和20.01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可能产生差别,假如你标一根阶梯轴的三段,分别是20~20.05mm,30~30.05mm,40~40.05mm,最后的总长就是90~
90.15mm,0.15mm就足以导致各种问题,有时候甚至是非常致命的问题。
嗯,今天先更到这里,例行放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