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查看: 66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航 模 爱 好 者 》 1959年 第二期 照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1 19:1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航模爱好者》创刊于1958年,由西北工业大学“航模爱好者”编辑室出版。是我青少年时期最喜爱的书刊。从今以后先将我保存的1959年的合订本中,当年认真学习过的篇章用照片形式逐期选择介绍。借以留作珍贵的回忆。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1 19: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丹顶鹤 于 2020-10-21 19:14 编辑

               
3
发表于 2020-10-21 20:54 | 只看该作者
航模爱好者杂志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总结经验,对航模活动的普及和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4
发表于 2020-10-22 01:37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20-10-23 11:12 | 只看该作者
《设计螺旋桨的理论依据必须改进》一文中,开头讲到的桨螺旋桨比作机翼的理论没有问题,问题出在确定螺旋桨的螺距方法上。即,设计螺旋桨时根据飞机前进速度V,螺旋桨旋转速度n等即可决定螺距。很多爱好者对这句话的理解,或者讲对机翼的工作情况了解不够,直接采用螺距H=V/n的计算结果作为加工螺旋桨的依据,必然会出现做出来的螺旋桨螺距偏小。
机翼在零度迎角时的升力系数不是最大的,升阻比也不是最大的,只有在有利迎角下才能够得到较大的升力系数和最大的升阻比。按H=V/n计算出来的螺旋桨螺距进行制作,得到的螺旋桨叶片没有工作在有利迎角,效率不高,拉力不大,所以在实际应用中感觉就是螺距偏小了。也就是,这样做出来的螺旋桨的实际螺距应该是当前的螺距角减去有利迎角,即实际螺距角要比加工控制的角度小,这就是造成螺距太小的原因。
螺旋桨是随着飞机同速度前进的,螺旋桨旋转一周实际前进的距离和飞机前进的距离相等。但是,螺旋桨的叶片是工作在有利迎角的,理论上旋转一周前进的距离要比实际前进距离大,所以,不讲螺旋桨的实际工作状况考虑进去,仅仅按H=V/n的计算结果制作螺旋桨,自然不会得到最佳的结果。即相当于文章中用动量定理分析的螺旋桨后的气流速度V+u,把u给忽略去了,同样做出来的螺旋桨螺距也会偏小。
用机翼理论也好,用动量理论 也好,理论上都没有问题,只是考虑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不同,实际制作中出现的问题原因在于对理论的理解偏差,不是理论的错误。我一直在用机翼理论制作室内橡筋飞机的螺旋桨,在螺旋桨的螺距上并没有出现文章中所讲的问题,做好的桨只需在试飞后进一步调整螺旋桨叶面积的大小,将橡筋的扭力和螺旋桨的转速调整好,即可得到一个效率较高的螺旋桨。

评分

参与人数 1模币 +10 收起 理由
丹顶鹤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6
发表于 2020-10-23 13:40 | 只看该作者
设计螺旋桨过程中,在完成计算后作图时,对应不同半径处的桨叶剖面要加上不同迎角,一般在75%半径处加到有利迎角以增加拉力,桨根和桨尖处要适当减小迎角以减少阻力.计算所得螺距为实际螺距,加迎角后作图所得螺距为几何螺距,不同半径处几何螺距不同,桨根和桨尖的几何螺距小于桨叶中段.

评分

参与人数 1模币 +10 收起 理由
丹顶鹤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