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才老师:
读了你写的《令人敬佩的天津基层航模辅导员崔忠仁老师》一文和老教练们的读后感,我激动不已。我好像又回到半个世纪前和大家一起在航模课堂上、在训练和比赛场上摸爬滚打的岁月。我从事航模工作的时间不长(1957到1962年),只有5年多的时间,但那是我市航模运动发展的黄金时期,我有幸的赶上了。那几年,天津航模得到广泛地普及,运动水平也步入国内一流行列。由于我离开体委较早,和崔老师接触不多,但看了他的事迹却感到非常亲切、非常熟悉。因为在我短短的航模生涯里几乎天天都和辅导老师打交道,他们是我的良师益友,也是我市航模发展的真正支柱。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勤努力我市的航模活动才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优秀运动员才能层出不穷,运动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他们对航模事业的热情和执着,无时不在激励着我们这些专职教练为发展我市航模运动的而不遗余力地开拓和进取。崔老师是天津市众多优秀航模辅导员的突出代表,他代表了像16中张骏老师、西开小学的文圣武老师以及后来的王培才、康士俊等一大批为航模事业默默耕耘的可敬的老师们。崔老师的动人事迹应当大力宣扬,提倡。在此前提下我们还要循着崔老师的思路进一步探索如何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把航模这项有益的活动再逐步地发展起来。
我脱离航模久矣,跟不上形势了,已经没有什麽发言权了。但出于难以忘怀的航模情结,我还是想谈点想法:
培才老师写这篇文章我认为是基于两个出发点:
一是宣扬、表彰崔老师的事迹和精神;
二是通过这篇文章告诉人们,崔老师为之呕心沥血的航空模型活动,有益于培养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的优良品德,是一项青少年十分喜爱的课外活动项目,应当继续开展起来。
我想可以在文章里通过介绍崔老师的一些看法,表达我们对航模活动的必要性的认识和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的意向。
当前开展航模活动我认为有两个不利因素:
一是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是应试教育,学生从上小学起就以考上大学为奋斗目标。学校抓的是升学率,学生负担太重,不像五六十年代那末宽松;
二是我们的体育是比赛体育或叫金牌体育,不是奥 运项目往往就没人重视,没人支持。
尽管现在搞航模确有难度,但也不是就没有空间了。我想现在的学校里还会有运动员训练吧,如球类和田径,还会有合唱团、乐队等活动吧。对于一些智商比较高又热爱这些活动的孩子每周抽两三个小时活动也未尝不可,航模也是一样。航模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不少航模迷是学校的高材生,毕业后很多都考上名牌大学,有的成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高级人才。我想培才老师会有这方面的体会。现在不可能再搞“十万弹射”那样的“群众运动”了,只能稳扎稳打,在爱好者的范围内开展起来。
在新时期开展航模的思路也应宽一些。国外的航模活动多是民间性质的,王书人和陈康生等老教练应当是比较了解的,可借鉴一下国外的经验。参加活动的人员可以是学校的青少年学生,也可以是社 会的成年爱好者(这部分人往往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活动的形式和项目也应因不同的人群而异,可以多样化。应当看到,我市航模的辅导力量是很雄厚的,也有一批水平很高的、顶尖的专业人才。只要我们锲而不舍的努力,航模活动会在我市重新健康地发展起来的。
重振我市航模,必须充分发挥航模协会的作用。体委、科协领 导的支持,要靠协会反复地、不厌其烦地去宣传、去争取;取得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要以协会的名义去联络、去协商。离开协会而仅靠个人去奋斗,势单力薄,难以真正打开局面。当然通过我们个人的努力在一些学校和一些活动阵地把活动搞起来,也会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
航模协会和先行开展起来的学校、阵地,可以经常搞些比赛推动活动的发展,也可组织些表演,扩大影响,激发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这项活动的兴趣。
航模活动定位问题我想可以以后再讨论,发展是目的,这也要讲点“白猫黑猫”了。
文章本身我认为很不错,我提不出什麽修改意见。
以上想法也许太古老了,太不切实际了,也许还是上个世纪的观念吧!?仅供参考。
王文鹰
[ 本帖最后由 王培才 于 2011-5-17 16:23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