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更新版本的原因: A网上看到的版本,在表述上有缺陷,可惜那些网站,我在上面写文章,比做贼还辛苦,所以一直没有更新。 B趁现在还能在这里发帖,更新一下第一猜想,其余猜想都是在第一猜想下的延伸,所以暂不考虑。 C不排除将来还会有更新的版本。 2猜想提出的原因: A当我第一次看到西科斯基ABC旋翼时,我就已经意识到:差分补偿(电子技术经常用到的)是解决升力不平衡的好路子。 B遗憾的是:在他们所有的文献中,都没有谈到这个主题,反而集中在为提高直升机的飞行速度,解决失速及升力偏置等问题上。 C最失望的是: 既然要解决直升机的核心问题:升力不平衡,那么至少应该告诉世人:什么情况下,旋翼才可以达到升力平衡?此点都不知道,工作重点与方向如何确定? D所以我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此猜想。 3 DONG090909刚性旋翼第一猜想正文: 共轴或共公轴线、上下、反桨、刚性、双旋翼,有前行速度时,升力波动最小或称为:升力平衡,的条件是: A上下桨的距离足够大,至少大于0.3R. B上下桨叶同相位。 C为减少其它因素的影响,暂时假设在理想工况下:没有强侧变风,前行速度不大。。。。。。 4 DONG090909刚性旋翼第一猜想的非典型证明: A如果不考虑实际的上下旋翼干扰,纸上谈兵,这只是中学的矢量运算。 B现在我将所有实际问题,如:厚度效应、洗流、尾迹。。。。。。都归类为:上下旋翼之间的干扰,这些才是真正的空气动力学底蕴。 C从哲学的角度说,当上下旋翼的距离足够大时,上下就不会有干扰。而从大 陆直升机大学的实验结果分析,至少大于0.3R。 D或者可以理解为:我以哲学来妳补空气动力学的不足。 5 DONG090909刚性旋翼第一猜想实际应用的理解 (实际应用): A为了达到要求的距离,同时方便上下旋翼的收展,我将上下旋翼分别放于机身的上下方, B同时,根据猜想,自然推出:加大桨叶数,有利升力平衡。 C对上下桨叶进行特殊处理:收展,将来还会入仓。 (意义): A即使成功,某种程度上,也如零式飞机(用各种技巧、方案减重:包括铝樑钻孔、取消保护飞行员、油箱的钢板,)一样,是技巧(最大不同是这种技巧涉及到空气动力学理论)成功,而无法改变落后的技术底蕴。 B零式完美诠释及证实:幼儿园能与美国PK, 并能在一段时间内,以关键指标领先美国,而变数取决于美国用多长的时间去消化这种技巧带来的影响。 6备注: A作为唐机的生存脊梁,猜想与唐机,同步形成。 B我曾经请教过一些专业人士,他们口头认为:有一定道理,但没有证明。 C后期请教的,交往少的人士,也许出于搞技术的严谨:既不否定,也不肯定,不清楚。 D在国外网站请教,就更哭笑不得:离题,直接绕开,顾左右而言他:每问一次,就说一次飞机的历史故事,强调飞机的难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