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歼-7
歼七家族族谱
MiG-21F-13->歼七I->F-7A->F-7B
MiG-21F-13->﹂>歼七II
MiG-21F-13->﹂>﹂>歼七IIA->F-7M
MiG-21F-13->﹂>﹂>歼七IIA->﹂>F-7MP
MiG-21F-13->﹂>﹂>歼七H
MiG-21F-13->﹂﹂>歼教七
MiG-21F-13->﹂>﹂>原称歼七III
MiG-21F-13->﹂>﹂>﹂>歼七D(原称歼七III改或歼七IIIA)
MiG-21F-13->﹂>﹂>歼七E->F-7MG
MiG-21F-13->﹂>﹂>歼七FS
歼七I 早在1964年,中 国就已决定将其转移到成都和贵州生产。歼七I昼间防空型是由成都飞机公司制造的歼七飞机的第一种型号,该机的基本方面与沈阳制造的歼七型机相似。
F-7A 歼七I的出口型,也由沈阳飞机厂制造,并有少量出口到阿尔巴尼亚和坦桑尼亚。F-7B 专为出口设计的F-7B,已向埃及和伊拉克出口。
歼七II 在歼七I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型。
歼七IIA 在歼七II的基础上加装了引进的火控设备。
F-7M 在歼七IIA基础上发展的出口型,F-7M即已知的“空中卫士”战斗机。该机已出口到伊朗、津巴布韦,可能还有伊拉克,但几乎可以肯定没有巴基斯坦和盂加拉国。按国内空军要求改装的称歼七IIM型。
歼七H 增强了对地攻击能力的一种改型。
F-7MP 歼七M的改进型,1988年6月9日试飞,此外,还有由歼七II改进的歼七II出口型和歼七IIK出口型。
天空闪电:专为满足巴基斯坦空军需要而设计的F-7P,被称为“天空闪电”。
歼七III 全天候作战型,曾称为歼七大改或歼七甲;兼有对地攻击能力。1984年4月26日原型机首次试飞。歼七III是由成都飞机公司和贵州航空工业公司联合研制的
歼教七:歼七II的基本双座教练机是歼教七。1985年7月5日首飞,每年平均大约生产14架。
歼七D(原称歼七III改或歼七IIIA)歼七D曾用名歼七III改或歼七IIIA,在全天候作战效能方面大为提高。
歼七E,在歼七II基础上,进行较大的改进设计,发展而成的昼间歼击机。我国“八一”特技飞行表演队已于1994年7月选用该型飞机作为表演机另编为歼七EB(B为表演之意)。
F-7MG,歼七系列的最新改型。
歼七FS,1998年6月8日,由成都飞机工业公司等9家单位合作研制的歼七FS首飞成功。
歼-8
歼-8是中 国沈阳飞机研究所和沈阳飞机制造公司研制和生产的高空高速战斗机。它的设计理念和善于中低空格斗的歼7/米格21完全不同,并非米格21的放大版。
1964年提出研制歼-8的设想,1965年正式决定开展歼-8战斗机的研制工作,1966年底设计部门完成了歼-8的全部设计工作,1967年初开始制造原型机。1969年7月5日原型机首次试飞成功。由于“十年DL”的干扰及缺乏研制经验和预先研究工作进行得不充分,致使歼-8至1979年12月才设计定型。
歼-8除白天型外,尚有歼-8I全天候型。
歼8II是和歼8完全不同的新款飞机,无论进气道还是发动机都完全不同,所以歼8II战斗力大幅跃升成为当时重点装备的机型,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后续改进机型还有歼8D、歼8F等。这两款改型主要是采用更新的昆仑发动机和雷达。
歼8系列飞机先后出了8个院士,可谓中 国航空工业的一个奇迹,也说明中 国原创飞机设计事业整体水平不高,长期围绕一个机型做文章还能博取院士荣誉。
对J—8进行了改进,研制出了J—8I、J—8II,从白天型发展到具有全天候、能在夜间复杂气象条件下作战的能力。
J— 8II的作战/飞行性能全面超过了当时的米格23,部分性能超过/接近了幻影2000和F—16。
近来J—8F问世,装有最大探测距离达120Km的神鹰新型雷达和火控系统,有60Km的下视能力,可跟踪15个/攻击其中6个目标,可以称其为名副其实的截击机了。
歼-9
60年代初期大陆航空工业在仿制米格-19、米格-21分别成功之后,就提出发展下一代新型战斗机构想。从1964年到1970年期间,由于歼-9一直处于论证阶段,因此直到1968年歼-8出厂为止,歼-9仅完成了气动外形定型工作。歼-9设计初期,该机被要求设计为一种升限20 000米.最大马赫数2.2,基本航程2 000公里。重量为10吨的中轻型制空战斗机.性能相当于美国的F-4B幽灵二式战斗机(国内一般译作。鬼怪ll")。但后来对该机性能要求的提高,该机被要求为一种。双25的单发方案,即最大平飞速度M2.5,升限25 000米,总重量达14吨的中型战斗机。1965年.601所捏出机卫为平面形状的歼一9气动力参数选择,
1970 年,六零一所抽出 300 多人到成都空军十三航校(后组建成六一一所),从事歼9 飞机的试制工作。
1978 年,由于六一一所承担的歼7 大改(即歼7III)的设计发图工作要求紧迫,歼9 的研制工作开始收缩。1980 年,为贯彻国家国民经济调整方针歼9 的研制工作即全部中止。机体研制费约 2,122 万元。但歼8 的研制工作并没有停下来。1986 年 2 月 20 日。国务院、**军委常规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准歼8 白天型飞机生产定型。歼9的研制过程中也取得了许多经验和技术,并在后来成功地运用于歼8 的研制开发中。
歼-10
歼-10是我国第一架完全独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战斗机,2005年正式装备部队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成建制、系统地形成了战斗力,西方将歼-10划分为典型的第三代战斗机,认为它是中 国第一种装备部队的国产第三代战机、第一种真正兼有空优及对地双重作战能力的国产战机,歼-10的后继改进型正在逐步推出,在机身的一些局部细节上都作了改进,使得飞机的性能也大大提高,目前肯改进型暂定为歼-10B。
歼-10正是以色列战机“狮”的中 国翻版。但事实上,歼-10的方案确定(1984年)与“狮”是同一时间,歼-10参考“狮”的说法并不属实。事实上,歼-10的很多技术来源于上世纪60年代设计的歼-9战斗机。
从2003年2月开始,至少七架(机号1010-1016),也可能是10架预生产型歼-10(可能没有装备雷达)陆续提供给了中 国空军。操控性。
据报道,歼-10的飞行测试于2003年12月全面完成,并获得了生产许可证。首批50架歼-10A可能已经开始生产。首个装备歼-10的战斗机团(可能归驻中 国西南以应对印度当面的第44航空师)将于2005年底形成初始作战能力。估计中 国将生产至少300架歼-10,但这一数量仍只能是其空军装备的数千架歼-6、歼-7和强-5中的一小部分。据称,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的歼-10月产量为两架。
2009年,一种歼-10改进型出现在世人面前
中 国也曾经计划发展新型战斗机的海军型歼-10,后放弃,改用仿制SU33的沈飞歼15。
歼-10的首架原型机可能于1996年中期就首飞了,而中 国官方报道的首飞日期是1998年3月23日。
从2003年2月开始,至少七架(机号1010-1016),也可能是10架预生产型歼-10(可能没有装备雷达)陆续提供给了中 国空军。其中的几架目前正由中 国空军的作战部队进行作战测试和评估,而其余的几架则留在位于陕西阎良的中 国空军试飞训练中心用于最后的项目发展阶段。
歼-10的首批生产型将采用久经考验的俄制AL-31FN涡扇发动机。中 国一直在努力实现装备采购的国产化率,因此歼-10极有可能将在未来采用一种国产发动机,如黎明发动机公司生产的WS-10A。
歼-10的单座座舱为飞行员提供了良好的全向视野,这比以往继承前苏联设计风格的中 国战机进步了不少。飞机的航电设备采用了符合西方机工程原理的设计组合:大屏幕抬头显示仪、三台液晶多功能平显,油门和推杆控制系统、数据存储系统、先进的自动航行和气象数据计算机和头盔瞄准具。
歼-10装备了一门半埋入式双管23毫米机炮(俄制Gsh-23型机炮的中 国版),位置在进气口下方前起落架左侧。歼-10的机身下设计了11个挂架:六个在机翼下、一个在机腹下中轴线上、其余四个为机腹下方两侧半共开工的串联挂架(与幻影-2000、“阵风”和F-15E的机腹挂架配置类似)。中 国官方尚未公布歼-10的外挂载荷能力,但估计为5500公斤。
用于歼-10的导航和目标指示吊舱正在研发之中,这些设备可能与机炮对称安置在进气道的右侧。
歼-10并不一定是如何了不起的“超级战斗机”,作为国产第三代超音速战斗机来说,歼-10的技术水平和综合作战能力当然比歼-8II和FBC-1强得多,但也没到一些人所说的什么世界准第五代战斗机水平。但不可否认的是,歼-10的发展对于中 国航空工业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歼-10的关键意义在于我们通过该机的开发掌握了现代大型复杂高科技武器的研制经验和手段,充实了技术储备提升了制造工艺水平并锻炼了一批能打硬仗的工程技术人员。最重要的是,通过歼-10的研制表明我们中 国具备了发展现代化作战飞机的能力。为中 国航空工业的下一步腾飞奠定了基础。
通过歼-10,我们不但积累了现代战斗机发展的先进技术和工艺,更重要的是了解了发展现代战斗机的路数和经验,这样的话,我相信不出10年,我们在军事航空技术领域将和现在的航天技术一样,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