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查看: 7041|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好盈新海王Seaking Pro 160A入手初印象 ◆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1 14:1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imalaya 于 2015-10-21 14:28 编辑

好盈新海王Seaking Pro 160A
入手初印象
HobbyWing Seaking Pro160A ESC REVIEW
作者:Himalaya
(有点长)
作为一代经典,海王Seaking180A过手无数。从2008年到现在七八年间,俺已经记不得用过多少180A了,想来四五十套总是有的。这台早年间脱胎于EZRUN150A车用电调的老家伙屡屡展示了它拔群的可靠性(注:当然,没有任何产品100%可靠,一定有兄弟遇到过失效、烧毁、甚至起火,俺深表同情,咱不抬杠,ok?。。。。鉴于论坛吐槽成风,特此托付)。我当年的第一条船就是用的Seaking180A。Delta Force Cyber Storm:

(本自然段关键词: 干!)
曾经干到水冷沸腾船舱变身桑拿间,幸存;曾经干爆了8S A123电池当场炸罐爆浆,幸存;曾经干爆了FSD马达(照片中下面紫色那货)转子磁体崩开堵转,幸存;曾经干断过五六条软轴(从早期方头插接式的到后来的美制Hughey 3/16”一体轴),幸存;曾经桨被塑料袋/渔网缠住拖行,幸存。。。。。。人生的第一条船就是用来摧残的,这条船就这么磕磕绊绊地跑了四年多,船壳都已经老化发软没法用了。然后把电子设备拆出来,壳子扔掉,这台老Seaking海王180A依然完好如初,投入下一条船继续出力。



老海王180A曾经用在我的HPR115里面跑到151km/h;曾经完成1.6秒破百的加速能力(秒杀各种超级跑车^_^);在冲击更高速度的试验过程中曾经无数次起飞再拍击水面,甚至撞到浪头起飞后空中转体好几千度再重重拍击水面而安然无恙;

扩展阅读:
◆ HPR115作业——制作过程分享 ◆ 198#楼跑151.1km/h
加速测试:1.6秒破百!2.2秒破120!当然是公里


甚至!甚至我曾经BT地把两个Seaking180A并联起来做成“海王360A DUO”,推动70mm铜桨跑一条油改电的一米四多的大号Mono(请勿轻易效仿)。



老Seaking海王180A推出之后的这7年里基本没有变化,直到停产之前,PCB上仍然胎记一般地保留着8年前脱胎于车模电调的痕迹——电源开关焊点、有感电机霍尔传感器插座焊点——船模电调处境尴尬,7年过去甚至都没有为它单独出一版PCB。。。。然后,仿佛突然之间,就像所有经典的电子产品也无可避免的一样,它停产了,终究逃不过这一天。取而代之的小弟虽然名字仍然叫Seaking海王,但名字里多了一个“Pro”,标称规格缩减到160A。


啰嗦了半天,终于轮到主角出场了,DUANG! DUANG! :Seaking Pro 160A。
没办法,实在太爱老180A。。。。

新的Seaking Pro-160A,没有半点前代产品的痕迹。

正文刚刚开始。。。。。。

拿到它不由得眼前一亮,不得不承认,真漂亮!全身无一颗螺钉,无一张贴纸,没一点累赘,整体感强烈。作为手欠一族拆解成瘾症患者的我竟然找不到可以下家伙的地方——它分明就是整个一疙瘩,塑料嵌合金属不分彼此的一整坨。

就是这货,号称老180A的兄弟,有人信吗?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没看出来。

彻彻底底的重新设计,前代产品踪影全无:
* 抛弃类似车模电调的上出线设计,而改为扁平化的两端侧出线,整体结构布局更像是飞机电调。
* 抛弃来自车模电调的塑料盒+硅胶密封圈的结构,变成一体注塑。
* 抛弃了大型散热器,改成小铝片。
* 抛弃了22出的长水冷管路,而变成一根简单的直肠子。
* 信号线多了一根黄色的“TURBO线,插在接收机CH3上,增加了远程一键调进角功能。
* 10AWG硅胶线瘦身为12AWG.
* 滤波电容仍然是万年不变的 Rubycon ZLH,但瘦了身,35V1000μFx3 à 35V680μFx3
* 整体大幅度瘦身,薄薄的如扁片状。

上图!
标贴纸也省了,代之以本体直接丝印。

厂牌直接做到注塑模具上了,这是再也不打算给别家做ODM贴牌了的节奏吗?

水冷板侧边水嘴


直挺挺的一根水冷管路。

水冷是一根直肠子,可以一眼看穿。

轻易放在掌心,够小巧。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26
发表于 2015-11-4 09:58 | 只看该作者
营养贴,顶
25
发表于 2015-11-2 09:33 | 只看该作者
Himalaya 发表于 2015-10-31 18:29
重心靠前,很靠前,印象里超过40%了。(从船尾离水点起算)

是从尾轴和船壳垂直尾板的接触面开始计算,还是按桨叶中心点位置开始计算?
24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18:29 | 只看该作者
86423800 发表于 2015-10-30 15:45
蝎尾大将军,你的115还健在不?不知道151速度时的重心点在何处,还有记录没?

重心靠前,很靠前,印象里超过40%了。(从船尾离水点起算)
23
发表于 2015-10-30 15:45 | 只看该作者



蝎尾大将军,你的115还健在不?不知道151速度时的重心点在何处,还有记录没?

22
发表于 2015-10-29 14:23 | 只看该作者
哇塞看完了给你赞一个,  很牛咦,    可以加个微信讨论一下吗?1140874835
21
发表于 2015-10-28 13:25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这个跟180V3比起来如何,还有这散热,都是直通的,效果想想估计也不咋地,V3也是直通,没意思的感觉~~
20
发表于 2015-10-25 08:19 | 只看该作者
看完了!顶
19
发表于 2015-10-24 17:10 | 只看该作者
高山兄应趁机买条新船来装一下,我们又可以过眼瘾了
18
发表于 2015-10-23 00:11 | 只看该作者
专家级别!
17
发表于 2015-10-23 00:05 | 只看该作者
喜马拉雅大神的帖子读起来总是有味道让人忍俊不禁流连忘返
16
发表于 2015-10-22 13:58 | 只看该作者
约90cm的双发3674,85cm的木虾、115国产版试机都遇到,电池10号线,电调12号线,跑完电池线还能手摸、温温的,电调线就烫的受不了了。
烧掉和炸掉的检查尸体时5根线中最少有2根的焊锡是熔掉了的。
仔细看看就知道了,专用水能电调用这样的散热片很古怪,居然不是平板式的,难道在密闭的空间中还能依靠空气散热。
一根直通水冷管高高在上,和穿过铝片的水冷管比,传热制冷效率差一大节,和很多模友自己进行车用电调水能改造的结构差不多。
这12号线是最。。。最。。。最。。。不爽的


这款

15
发表于 2015-10-22 13:36 | 只看该作者
86423800 发表于 2015-10-22 13:01
不鸣则已,顶。
跑CAT等持续大电流的,坚决不用12号线的产品,亲自见证了3只120A v3起火,其中的一只还把 ...

用新海王120A跑大CAT?

14
发表于 2015-10-22 13: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86423800 于 2015-10-22 13:02 编辑

不鸣则已,顶。
跑CAT等持续大电流的,坚决不用12号线的产品,亲自见证了3只120A v3起火,其中的一只还把船盖给炸上天了,掉下来后入水中,至今未找回。

13
发表于 2015-10-22 10:52 | 只看该作者
Himalaya 发表于 2015-10-21 14:21
小结 船模爱好者在模型圈当中是一个小众群体,不论玩家数量还是产品销售规模都远比不上车模或飞机的一个零 ...

想必你已经迫不及待的试了试第三通道实现那个短暂的进角调整了吧。。。介绍一下这个功能。。感觉好像不错。

12
发表于 2015-10-21 18:15 | 只看该作者
可否求楼主QQ,加个好友。
来自苹果客户端来自苹果客户端
11
发表于 2015-10-21 17:11 | 只看该作者
ETTI也是这种水冷
10
发表于 2015-10-21 16: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ewin 于 2015-10-21 16:39 编辑

好赢专门为MONO2设计的竞赛电调。
从MONO2的安装结构和电池的使用上考虑的话,12号线足够了。
期待MONO1的产品。



9
发表于 2015-10-21 16:33 | 只看该作者
牛人你好。
8
发表于 2015-10-21 15:59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