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科普贴】 M26潘兴坦克以及进化史

查看数: 11287 | 评论数: 22 | 收藏 1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2-11-9 21:11

正文摘要:

本帖最后由 sserhuan 于 2012-11-9 22:06 编辑 有不对的地方 请一定指正出来  本人定当改正  谢谢   说起潘兴坦克  首先得说说潘兴这个人 潘兴   约翰· ...

回复

ZHANGZHI33333 发表于 2013-3-8 20:36
对完全正确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小许飞剑 发表于 2013-3-8 09:44
ZHANGZHI33333 发表于 2013-3-6 20:41
M26看上去很是凶悍,但是恒隆的咋就没那感觉呢

HL的炮管短了一截。炮塔外形有些错误。还是挺喜欢M26的,它是二战坦克有现代坦克的外形
ZHANGZHI33333 发表于 2013-3-6 20:41
M26看上去很是凶悍,但是恒隆的咋就没那感觉呢
超车不打转向 发表于 2013-2-27 15:12
拿分走人
哈哈
wxy119wxy 发表于 2013-2-27 02:27
sserhuan 发表于 2013-2-26 11:51
总感觉坦克有点轻 在凹凸不平的路上跑得时候 总有颤的感觉

全是塑料壳子。。。。肯定轻嘛

小许飞剑 发表于 2013-2-26 17:52
好资料。学习了
sserhuan 发表于 2013-2-26 11:51
wxy119wxy 发表于 2012-11-10 14:41
看完长篇。。。。来点视频解解闷吧。。。。很久以前拍的

总感觉坦克有点轻 在凹凸不平的路上跑得时候 总有颤的感觉
wxy119wxy 发表于 2012-11-10 14:41
看完长篇。。。。来点视频解解闷吧。。。。很久以前拍的
wwx1225 发表于 2012-11-10 11:05
学习了,顶一个
wuxidongxing 发表于 2012-11-10 10:15
又张见识了,谢谢了
陆战之王 发表于 2012-11-9 23:12
学习中  感谢楼主 奉献
xiying12571 发表于 2012-11-9 22:26
不懂,但是顶一下
1013203469 发表于 2012-11-9 21:38
不懂,但是顶一下
sserhuan 发表于 2012-11-9 21:15
本帖最后由 sserhuan 于 2012-11-10 13:24 编辑

关于巴顿坦克   
M26坦克和M46坦克的关系
     
     M26坦克有M26A1、M26E1和M26E2几种改进型车。其中,A1型和E1型,在火炮身管上有一些改进,变化最大的当属E2型。为了弥补M26坦克动力性能上的不足,美国军方从1948年起便制定了M26坦克提高机动性的计划,这便是M26E2坦克的由来。M26E2型上,换装了黎里达茵一大陆公司研制的AV-1790-1型V型12缸风冷汽油机(最大功率达到810马力)和底特律公司生产的CD850-3型变速箱。资深的坦克迷都知道,A代表是空气冷却(风冷),v表示V型气缸排列,而1790则表示气缸排量为1790立方英寸。正是AV-1790和CD850,奠定了二战后美国坦克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的基础。
     1948年春天,底特律工厂开始试制改装车,到5月份完成,并作为T40坦克生产了10辆试制坦克。经阿伯丁试验场试验和进一步改进后,1948年7月正式定型为M46中型坦克。由此看来,说M46坦克是M26坦克的改进型,也是满合适的。在外观上,除了动力舱上部的形状有所不同外,其他的差别很小。这样,新生产的800辆M46坦克,加上由M26改装的1215辆,M46坦克的总生产量在2000辆以上。一段时间内,成为美军在朝鲜作战坦克的主力








战后由于美苏对抗*益紧张,面对苏军强大的装甲力量,美国在1949年决定研制T41轻型坦克(即后来的M41 Bulldog“斗牛犬”式坦克)、T42中型坦克和T43重型坦克(即后来的M103重型坦克)3种新的车型,同时对M26坦克进行改进,陆续安装了新的发动机、传动装置和新型火炮。1948年7月30日把改进的M26 Pershing“潘兴”坦克即M26E2,改称为M46 Patton“巴顿”坦克。

  1950年8月,用M46坦克武装的南朝鲜陆军对北作战,但也不能有效地对付苏制T-34坦克。由于T42坦克试验结果不尽人意,为能有效地对付苏制T-34坦克,临时决定把装有T119式90mm火炮的T42坦克炮塔安装在M46坦克底盘上。

应急之作 M46“巴顿”中型坦克  
  

在二次大战中美军至少装备49000辆M4谢尔曼(Sherman)中型坦克,1944年12月德军使用“虎王”重型坦克突破美军防线,美军惨败,从而决定了M4坦克被淘汰的命运。随后美国即把1944年制造的20辆T26“潘兴”中型坦克运往欧洲使用,得到驻欧陆军的好评。1945年把经过改进的T26E3坦克投入生产、装备并改称M26重型坦克,生产量达2400辆,1946年5月该坦克改称M25中型坦克。

  
  
博物馆中,IS-3与M46并排展示

战后由于美苏对抗*益紧张,面对苏军强大的装甲力量,美国在1949年决定研制T41轻型坦克(即后来的M41 Bulldog“斗牛犬”式坦克)、T42中型坦克和T43重型坦克(即后来的M103重型坦克)3种新的车型,同时对M26坦克进行改进,陆续安装了新的发动机、传动装置和新型火炮。1948年7月30日把改进的M26 Pershing“潘兴”坦克即M26E2,改称为M46 Patton“巴顿”坦克。

  
  
朝鲜战场上的M46

1950年8月,用M46坦克武装的南朝鲜陆军对北作战,但也不能有效地对付苏制T-34坦克。由于T42坦克试验结果不尽人意,为能有效地对付苏制T-34坦克,临时决定把装有T119式90mm火炮的T42坦克炮塔安装在M46坦克底盘上,从而产生M46E1坦克,有限量生产的M46E1又称M46A1。在M46A1中将原M46坦克的车体前部装甲进行了改进,改善了前装甲倾角,取消了驾驶员和航向机枪手间的风扇壳体,从而产生了M47坦克,又称“巴顿1”型坦克。当时M47还存在诸如T42炮塔内测距仪性能不可靠等许多问题,因此边生产边修改,进度缓慢,到M47坦克出厂时,侵朝战争已告结束。

  
  

从1952年开始,M46坦克装备了美国陆军第一、二装甲师,生产总数达8676辆。由于该坦克仅作为过渡性替代产品,没能用于侵朝战场,后来很快就被M48坦克取代,并全部移交给北约盟国装备。

  
  

M46“巴顿”坦克上,换装了黎里达茵-大陆公司研制的AV-1790-1型V型12缸风冷汽油机,最大功率达到810马力,A代表是空气冷却,V表示V型气缸排列,而1790则表示气缸排量为1790立方英寸。M46装备了底特律公司生产的CD850-3型变速箱。正是AV-1790和CD850,奠定了二战后美国坦克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的基础。

  
  

1948年春天,底特律工厂开始试制改装车,到5月份完成,并将这些改装车命名为T40坦克生产了10辆试制坦克。经阿伯丁试验场试验和进一步改进后,1948年7月正式定型为M46中型坦克。由此看来,说M46坦克是M26坦克的改进型,也是满合适的。在外观上,除了动力舱上部的形状有所不同外,其他的差别很小。这样,新生产的800辆M46坦克,加上由M26改装的1215辆,M46坦克的总生产量在2000辆以上。一段时间内,成为美军在朝鲜作战坦克的主力。

  
  

M46和M26的主要区别是火炮、发动机和传动装置不同。火炮是一门M3A1型90毫米加农炮,带有引射排烟装置,但取消了火炮稳定器。发动机为“大陆”AV-1790-5型V形12缸风冷汽油机,在转速2600转/分时功率为595千瓦。由于该发动机两排气缸的夹角为90度,因而高度降低,给风扇提供了安装位置,进而保障了冷却的可靠性。此外,发动机还采用了两套独立的点火与供给系统,保证了发动机的可靠性。传动装置为“阿里逊”CD-850-4型液力机械传动装置,由于采用了液力变矩器和双功率流转向机构,使坦克起步平稳,加速性能好,操纵轻便。操纵装置是单杆式的,无论变速或转向,均使用1根操纵杆,同时操纵装置是复式的,驾驶员或其助手均可操纵。行动装置与M26坦克的基本相同,在主动轮和后负重轮之间装有1个履带张紧轮。另外,在前负重轮处增加了2个减振器。

sserhuan 发表于 2012-11-9 21:14
本帖最后由 sserhuan 于 2012-11-10 13:19 编辑

  巴顿      乔治·史密斯·巴顿 (George Smith Patton), 美国陆军四星上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美国军事统帅。同样毕业于大名鼎鼎的西点军校     
巴顿1885年11月11日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具有文韬武略的传统家庭。18岁时进入私立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学习,一年后获得入西点军校的保送资格。1909年6月,巴顿军校毕业,随即以少尉军衔赴美国第一集团军骑兵部队服役。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美国面临战争。巴顿的军事才能得到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赏识,认为他是能在战场上战胜快速机动的德军的优秀将才。1940年7月,马歇尔批准组建装甲师,巴顿受命组建一个装甲旅,并被晋升为准将。同年,巴顿被任命为第二装甲师师长,晋升为少将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对德日意宣战。1942年1月,巴顿升任第1装甲军军长。11月,巴顿率领美国特遣队4万多名官兵横渡大西洋,在法属摩洛哥海滨登 陆,经过74小时的激战,终于迫使驻摩洛哥的德军投降。北非登 陆的成功,为盟军顺利地完成北非战局部署创造了有利条件。随后,巴顿被任命为美国驻摩洛哥总督。

  1943年3月5日,巴顿临危受命,接任被隆美尔击败的美第二军军长,他从到达第二军的那天起,便全力以赴地整肃军纪。迅速改变了全军涣散的软弱状态。3月17日,面目一新的美第二军向德军发起进攻,一路猛攻猛打,进展迅速,很快与英军在突尼斯北部完成了对德军的合围。

  突尼斯战役不久,巴顿晋获中将军衔,升任美第7集团军司令。1943年7月9日,盟军发起西西里岛登 陆战役。巴顿率美第7集团军攻取巴勒莫,随后抢在蒙哥马利之前拿下了墨西拿城。盟军占领了西西里岛,德军退到意大利本土。

  1944年任第三集团军司令,作为第二梯队参加诺曼底登 陆,指挥装甲兵团横扫欧洲,直至奥地利,9个月间,歼敌140万,解放大小城镇1.3万座,且相对伤亡最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擢升四星上将,任巴伐利亚洲军事长官,15集团军司令。战争后期,巴顿因殴打士兵遭到媒体抨击(即“打耳光事件”),引起盟军总部的反感。战争结束不久,他又在正式场合出言不慎,被媒体加以利用,使他在军中的地位更受到影响。

  1944年12月,巴顿率第3集团军在阿登地区击退德军的大反扑,解救了被围的盟军部队。1945年3月,巴顿再次抢在蒙哥马利之前渡过了莱茵河。1945年5月初,巴顿的第3集团军一直推进到奥地利边境方才住脚。在9个月的推进过程中,巴顿部队歼敌140余万,取得了惊人的战果。4月16日,巴顿被晋升为四星上将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欧战结束。巴顿被任命为巴伐利亚州军事长官。

  1945年12月9日,巴顿在外出打猎时突遇车祸而受重伤,12月21日在德国海德堡一家医院辞世,享年60岁。












如果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话,那么潘兴和巴顿的关系就会更加有趣了,在潘兴奔赴法国统帅美军前,他和巴顿的妹妹尼塔已经准备订婚了,他们相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举行婚礼。如果这个婚礼成了的话,那么按照我们中 国人的观念,潘兴就是巴顿的妹夫了。但是很遗憾,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缘故,潘兴和尼塔有一年多没有见面,两个人最终没能走到一起,他们在巴顿的安排下举行了一个纪念告别活动,和睦的做了普通朋友,并且都一直单身下去。

sserhuan 发表于 2012-11-9 21:13
本帖最后由 sserhuan 于 2012-11-9 21:56 编辑

T26E4
   一般的潘兴是L53的90毫米炮,炮管长4.77米

T26E4用的是T15E2的L73,同样的口径但是长度增大了40%-6.57米。
虎王的KWK43是88毫米L71,这个比他要长了30厘米  用HVAP-美国人的APCR-时 1000米距离上的穿甲深度比一般潘兴增加了接近一倍-221毫米对117毫米

因为炮管实在太长 T26E4在炮塔后面多了一个超长的后脑勺:炮管实在塞不进去了、





105毫米T26E2
也被编号为M45
潘兴换上105大炮 参考M4的105版本。


可以携带74枚105毫米炮弹(包括反坦克榴弹),正面因为大炮炮管太短为了保持平衡加了一块装甲。




8英寸-203毫米T84/M43
潘兴换上了203毫米大炮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