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查看: 589|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Rickyzhou】20131012 —— 猜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2 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纯粹瞎猜,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一直有关于DJI这家公司和他的产品, 虽然我没有玩过DJI的直升机飞控,但对所有系列飞控产品还有有一定的了解。从N年前的XP飞控, 到Ace One, Ace Waypoint 到 WKM, Naza-M, 到 Naza-H,WKH, 到Naza-m v2, A2。
XP太长历史,我就不说了。大家看看面DJI飞控的名称,不知道有没有留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呢?

当DJI只有直升机飞控的时候, 飞控自然没有分M还是H, 直升机飞控直接叫Ace One。
当DJI开始涉足多旋翼领域的时候, 飞控开始划分了M系列和H系列,直升机飞控叫H, 例如Naza-H, WKH,多旋翼飞控叫M, 例如WKM, Naza-M, Naza-M v2

好了,这些看似顺其自然,符合人之常情的。但到了最近推出了最新一代飞控A2,无论从外观,硬件,软件都进行了大升级。 唯独奇怪的是飞控名字从最开始展会上的A2M改为实际产品发布的A2, 把M去掉了。为什么呢?一直没有搞明白。 官方宣传上出现A2的解释是Autopilot 2。也就是自动飞行二代。 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不算XP, DJI第一代飞控是叫Ace One啊,Ace就是A, One就是1。 从A1直升机飞控,到了WK, Naza直升机和多轴飞控,到现在的A2多轴飞控除了看到DJI对目标市场不断调整策略之外,似乎还看到一些信息。 不免得有以下两种对立的猜想:

1. DJI要放弃直升机市场,专注于多旋翼市场。把A加数字组合的产品名称让给多旋翼,以后产品可能叫A3,A4....这是很多玩直升机的朋友不愿意看到的。
2. DJI要统一飞控市场, 也就是没有A2M,也没有A2H, 而是通过软件升级,让A2既可以实现直升机功能,也可以实现多旋翼功能,甚至类型APM那样,支持车,船等等等等。 相信这是广大模型爱好者所愿意看到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呢?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10
发表于 2013-10-13 01:50 | 只看该作者
补充一下,尽管直升机在陀螺效应方面有着强大的优势,大风下稳定性远超多轴,但直升机工作半径大、事故发生时杀伤力大、机械结构复杂、维修调试困难等等都是不可避免的缺点,已经有多个方面表现出,多轴才是航拍的未来大方向。

大疆近这一年来的产品趋势已经明确表明这一点,别瞎猜了,看事实吧。
9
发表于 2013-10-13 01:45 | 只看该作者
有没有发现大疆没有自己的直升机产品?(说的是直升机,不是直升机飞控)

要是我做决策层,肯定会把重点放在自己公司的产品能全面覆盖的领域,做到把产业链垂直统领的情况,要是大疆推出了自己的遥控系统,以及影像拍摄系统(相机等),那就离统领多轴产业链的情况不远了(咦?好像说漏嘴了……)。
8
发表于 2013-10-12 23:43 | 只看该作者
rickyzhou 发表于 2013-10-12 23:10
你想复杂了,直升机的飞控算法和多旋翼一致。最主要的区别还是在于输出不一样。一个直接驱动电机,一个混 ...

如果你认为两个的算法是一样的那还是看来你对控制算法没什么了解,算法的意义不在于输出的形式而是在于运算过程,从IMU的出来的数据,同样经过卡尔曼滤波后,不同类型的飞机就会需要不同的迭代求解方程,而且需要代入的未知量要求也是不同的。反而刚好主控输出端的信号类型都是PWM方波,一样的。还有就是飞控的算法不仅仅只是保持飞机飞起来稳定那么简单,程控飞行时,程序预设的高度,速度航向等参数与IMU测量到的姿态数据是存在一个闭环控制关系,这个没有那么简单的。同时这也是这类型的飞控和Vbar,MB等的最大不同。另外有一点你说的不对,多旋翼本质上也是一种混控

7
发表于 2013-10-12 23:43 | 只看该作者
楼上几位高手说的很深奥研究的很透彻。但我明白一点顺市场者昌,逆市场者亡。在航拍领域多轴在目前为止是最好的选择,各大卫视包括央视都在选择多轴作为航拍的工具。大疆当然明白什么好卖什么市场需求量大。还有飞越也逐渐减少直升机开发转为多轴机架的研制了,不能为少部分人群的喜好去坚持下去,那样会越走越窄的!多轴现在以操作简便,构造简单,易超控易上手,将逐步占据航拍领域大部分市场,这是大势所趋各位没有必要好担忧的。就和以前的大哥大、二哥大、BB机、小灵通一样一样的啊。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2 23:10 | 只看该作者
plaaf杰 发表于 2013-10-12 21:42
大疆给自己的定位是商业航拍设备研发供应商,而目前多旋翼应用得相对更多,所以主要精力感觉都集中在了多旋 ...

你想复杂了,直升机的飞控算法和多旋翼一致。最主要的区别还是在于输出不一样。一个直接驱动电机,一个混控驱动舵机罢了。

其实直升机自身有着强大的陀螺效应,自身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效果,10多年前的航模直升机没有陀螺仪,单靠主旋翼和尾旋翼的混控就能飞, 而且也能飞3D。 飞控算法的要求比多旋翼要求低。 唯一比多旋翼难度高度就是减振。

5
发表于 2013-10-12 21:42 | 只看该作者
大疆给自己的定位是商业航拍设备研发供应商,而目前多旋翼应用得相对更多,所以主要精力感觉都集中在了多旋翼上,这也是市场规律决定生产方向。之前用过两套ACE ONE带200航点的版本,用着还不错,不过在调试等方面真的要比多旋翼飞控麻烦些。我相信大疆是并没有说放弃直升机飞控的,而更是觉得现在应在是在研发新一代的飞控。直升机控制算法和多旋翼在难度上不是一个等级的,多旋翼控制完全是靠调整每个电机的输出量,且开启航向角锁定后可以近似看做一个中心对称的多方向控制体,而直升机就不同了,在姿态改变过程中会存在不同的修正控制解,每种解都是不同的,重点在于找出其中最优的,这也得依靠大量试飞。apm由于其自身的设计理念,在直升机控制方面算法并不是十分严谨完善的。你看看目前商用直升机飞控市场就知道,能有多少家拿得出算得上成熟的产品,并且大疆一直不开放ACE ONE和WKH等飞控使用IOSD记录参数也是有原因的。
4
发表于 2013-10-12 21:33 | 只看该作者
我看这点还是有点像XX的方式,一个硬件打遍全世界。估计是以后买个硬件想装啥就装啥。
3
发表于 2013-10-12 21:18 | 只看该作者
其实,不管是哪一种,对于多轴玩家,都是喜闻乐见的吧
沙发
发表于 2013-10-12 19:10 | 只看该作者
DJI目前似乎要收回部分商品的代理商经销权,看来要再次逐步统一产品及市场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