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查看: 44940|回复: 5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滑翔机] >>对于滑翔机的制作和尺寸选择发表一些看法,大家多来讨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6 1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始终觉得滑翔机不用刻意的追求尺寸,如果是为了把飞机做大些来提高飞行性能就有点得不偿失了,(这里以4米机和2米机为例)因为4米级别的滑翔和2米级别的滑翔工艺是有很大区别的。4米的级别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不同翼段的翼型选择,受力布局…各种因素都要考虑,所以4米机不单单是一个飞机尺寸的放大,而是更复杂的空气动力学和受力分析,这些都要很多的制作经验作为基础。再比如说要求比较高的玻璃钢工艺,如果没有CNC等辅助要切个翼型都是一件很难的事。如果自己的手工艺有一定局限的相同的手工做粗糙的4米机不如精工制作2米机来得实在。飞滑翔切记不要入越做越大的误区。飞行性能是滑翔的核心。而手工的2米机能比较好的实现,比如自己想改翼型,对于木结构来说基本上都可以在50个工时内做完一副机翼,从而对飞行性能进行更好的测试,相比四米机,工时测试都来的复杂的多。(等待下文…)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沙发
发表于 2010-3-6 11:26 | 只看该作者

关注中!

:em00:
3
发表于 2010-3-6 12:02 | 只看该作者
:em17: 首选,这个贴发了两个,俺表示强烈不满

多翼段问题,因为材料问题,不得不为4米机分段而造。可是,为什么要为另一个分段选择另一个翼型?
我的理解是因为外段翼在转弯时线速度更大,雷诺数差异所以造成我们需要为外翼段从新设计。但因为这个复杂增加,就选择2米级?我想还是不必。每个人情况不一样。而且,人生下来为的不是轻松2米,更多人喜欢的是折腾……:em00: :em15:
4
 楼主| 发表于 2010-3-6 12:24 | 只看该作者
发了两个帖子的问题很抱歉啊!我是手机发的。我让cai神删了。这个帖子就是让大家讨论的。对于尺寸我只是说明如果技术有经验不足的话,不如选择制作容易些的两米机,如果折腾了大半年,最后飞不起来就太悲剧了,是不?
5
发表于 2010-3-6 13: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藤椅 a_m 的帖子

同感
6
发表于 2010-3-6 14:00 | 只看该作者
我还有个想法,其实youlan你提醒了我,我之前设计的模型飞机,从来没考虑到外翼段另选翼型。其实这样一来,我们制作的时候,也有课题可做。比如外翼段做成可拆卸的。然后多做几个外翼段,分别尝试。哈哈。有的折腾总比没得折腾来的好吧。:em00: :em15:
7
 楼主| 发表于 2010-3-6 14:33 | 只看该作者
外翼段用不同的翼型一直都有这样的做法,称为“几何外洗”滑翔机还有通过“形状外洗”等来提高空气动力学性能,目的主要是转弯时避免内翼段失速和翼尖气流旋涡。相同翼型的话可以通过内外翼段不同的安装角来解决
8
 楼主| 发表于 2010-3-6 15:32 | 只看该作者
好了现在继续关与滑翔机的话题,确定制作尺寸是第一件事。
先考虑自己的飞行目的。山坡?热气流?牵引?结合自己飞场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机种。
然后考虑下便携性。比如3米的滑翔机即使机翼对拆的话要塞在一辆三厢车里都要费些脑筋了。如果是一架2米对拆机翼的滑翔机基本上可以方便的塞入后备箱,而不会影响车内的空间。
再就是场地的限制。像2米机如果技术过关的话甚至可以手接。这样场地限制就小的多了。郊外的马路边。公园都可以是不错的飞场。如果是4米机的话手接恐怕。。。不用我说了哈!
如果因为场地原因而一年拿不出来飞几次的我宁愿选择制作一架小点的滑翔机,即时骑单车也可以方便的带到郊外放飞。
还有关于制作工艺的问题,最容易实现的还是轻木的架构工艺,你可以按照木纹的走向来合理的构架你的机翼。个人认为在2.5米这个级别下轻木构架和木皮包泡沫都有较大的优势,更大尺寸还是复材的强度更有保障吧!因为如果用了泡沫夹心工艺的话,因为夹心直接决定翼型的好坏,所以没有cnc辅助的话很难制作准确,所以一般第一种的木结构更有优势。个人很喜欢木质蒙皮结构在阳光下的投影。另外制作周期上也有优势,相比商品机大量运用实心木料和桐木的情况下之下自己构架的木质结构还是有很大优势的,比如自己把关选择A级的材料。把像后缘这样的结构做成空心架构,D-box结构中加入碳片等。制作4米级别的在材料上都有学问,不要看4米只是比2米大两倍,实际上用的材料应该是2米机的7倍左右。还需要不同木料混合使用,如果是一个经验不足的新手为了追求尺寸大而带来的飞行性能去盲目的制作高难度的4米机,最后因为结构,设计上的原因而失败,没能成功恐怕这个打击真的不小了。相比的话制作一架2米机更容易实现,另外对于新手来说制作工期的缩短能更好的保证自己的积极性,试飞的成功率也更有保障,然后在制作中积累经验为今后更优秀de飞机积累。我也不是什么高手,只是我有一些制做经验。qq上有人问我如何制作一架4米的滑翔机。我觉得既然会问这样的问题因该是一个制作经验不太丰富的新手,感觉有些人走入了越做越大的误区,却不知道在手工艺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制作一架小点的滑翔机能有更好的收益。所以拟发了这个帖子,只是希望热爱滑翔机和DIY的新手能少进入这样的误区。真正de体会到滑翔和DIY的乐趣。
总之不要盲目的选择一些制作难度很大的飞机,结合自己的经验,能力等条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飞机即可。DIY飞机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不可能今天做了几架KT明天就能把山坡滑翔造出来。说的不好的地方还请大家拍砖!也能提高下这个板块的人气。
9
发表于 2010-3-6 15:55 | 只看该作者
因为都是执着的滑翔爱好者,在这里还是凑凑热闹,给Youlan捧捧场:
以常见的滑翔机尺寸来说,一般从1米5—2米为一个级别(暂且不把高性能的HLG算在里面),多为休闲飞行用途,结构相对简单,工艺要求不高,全轻木结构居多,当然也有复材制作的高性能比赛用山坡机。这类模型完全可以自己在家里动手制作,对于起飞场地,设备的要求也相对较低(比如可以采用最简单的2通道设备,利用手掷、橡皮绳弹射等手段起飞,飞行场地大小适中),2米5—3米为下一个级别,3米以上的(没有上限,4米、6米、7米,直至1/2比例的仿真机)为另一个级别。后面两个级别对模型制作的材料、工艺、放飞场地和设备都有更严格、高标准的要求(多数为全复材或者混合材质,需要山坡、绞车、固定翼牵引等手段起飞,需要4-6通道的设备甚至更高),一般情况下对初学者和中级水平的玩儿家是个挑战,且制作成本高昂,模型的调试、操控要求和飞行成功率都不如2米级来的更具亲和力。
作为TD(热气流竞时)比赛来说,2米级是最低级别,之后是标准级(100吋——2米5以上)和公开级(3米以上)。

[ 本帖最后由 triplane 于 2010-3-6 15:58 编辑 ]
10
发表于 2010-3-6 16:11 | 只看该作者
从制作难度上说,的确是像Youlan说的那样,翼展超过两米的热气流机确实不适合新手制作和放飞。很多爱好者热情有余,经验不足,一味追求大模型的外观逼真、结构精密、飞行姿态壮观,而不顾及自身条件和飞行经验,往往导致投入大量精力和资金后,首次飞行就以失败告终,极大挫伤积极性,留下心理阴影,甚至对飞行失去信心,感到绝望。
而今年龄在30岁以上的同好,大多是从很小就受到学校里、少年宫教练、辅导老师的启蒙、指导,很多还有参加国内各级别比赛的经验,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制作基本功,也大多是从制作最基本的手掷、弹射、牵引、橡筋、线操纵模型起家,对空气动力学原理、模型制作的基本结构常识、重量控制和分布、材料应用等等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而近年来下水的同好则更多的享受了成品机的便利,第一架模型多数是商品化的套材或者ARF\RTF 之类的完成机,在更多享受飞行快乐的同时,也造成了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缺失。尽管经济能力允许入手比较高级的模型,却不了解“大模型”除了外观上的靓丽之外,背后隐藏的对理论知识的更高要求。毕竟,花费精力、金钱,购置精美的模型,并不是只为了摆在家里作为艺术品观赏,而是为了享受模型在天空自由飞翔的激情和愉悦。炸鸡是任何机主都不希望看到的杯具,也违背了循序渐进,持续提高自身飞行水准和操控能力的原则。所以我的建议还是从比较基础的模型入手,一步一步在成功飞行的前提下积累知识,锻炼手法,然后再去挑战更高级别的模型,不但是稳扎稳打,而且也能大大提高首飞成功率,增进信心。

[ 本帖最后由 triplane 于 2010-3-6 16:24 编辑 ]
11
发表于 2010-3-6 16: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_m 于 2010-3-6 14:00 发表
我还有个想法,其实youlan你提醒了我,我之前设计的模型飞机,从来没考虑到外翼段另选翼型。其实这样一来,我们制作的时候,也有课题可做。比如外翼段做成可拆卸的。然后多做几个外翼段,分别尝试。哈哈。有的折腾总 ...

回a_m的话,
外翼段采用不同翼型,确实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外翼段在转弯时线速度大于内段机翼,故而使用相对厚度更小的翼型,另一部分是Youlan说的为了防止翼尖失速而采用负迎角,就是俗称的“好扭”、“外洗”,这在滑翔机机翼设计中几乎是必需的要素。除非特殊需要,一般的做法不会使用差异悬殊的内、外段翼型,且个人认为这样做的意义和效果也不明显。如果采用梯形布局,随着翼弦的减小,翼肋本身就会随之减小厚度。反之,如果翼尖和根部采用不同的翼型,其间的过渡也是不容易精确把握的因素。
12
发表于 2010-3-6 16:45 | 只看该作者
滑翔机不太懂 只知道真飞机机翼都是有扭转的
1 几何扭转 ——翼跟翼尖 的翼型相同 迎角不同
2气动扭转——翼跟翼尖 翼型不同
两种扭转的效果是相同的
至于过渡问题 用3维软件建个电子样机就OK了

[ 本帖最后由 Su-27 于 2010-3-8 00:49 编辑 ]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3-6 16:55 | 只看该作者
知己啊!:em00:
14
发表于 2010-3-6 18:49 | 只看该作者
顶,学习了
15
发表于 2010-3-8 17: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oulan 于 2010-3-6 15:32 发表
好了现在继续关与滑翔机的话题,确定制作尺寸是第一件事。
先考虑自己的飞行目的。山坡?热气流?牵引?结合自己飞场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机种。
然后考虑下便携性。比如3米的滑翔机即使机翼对拆的话要塞在一辆三厢 ...

   玩滑翔机者 谁都想做大 做强.但困于实际情况 及相关条件 因素的制约,能真正做成 玩好大机者毕竟不多.而更多些的往往造成有头无尾,或大而不当,或堕化成手工艺摆设.既很失败,也伤风雅.就很有违大家热心滑翔机之初衷了.
  本人正在进行"微动力滑翔机"探讨 实践,对LZ的一些看法和观点自是深有同感.也正是起源于很多模友对滑翔机的理解与应用,之间产生的思考,结合本次的"微动力"实践(正在很有成效的进行中),也曾纂写了相关的认知小文(即将见贴),可算是从另一个视角的遥相呼应罢.敬请关注.
16
发表于 2010-3-8 23:00 | 只看该作者
好贴,高手各抒己见,知识了一把。

我们做模型的,就是缺少理论的引导。
17
发表于 2010-3-9 00:26 | 只看该作者
各位老师好 ,我是新手,爱上了滑翔机,买了火鸟402两通的 我配了四组电池 飞了近100个起落,炸过两次 一次机翼碎了 用KT板做了一个 一次尾杆变位了 ,V尾折了粘好,复位后继续飞 喜欢简单的,想做一个2米的机子 用一块泡沫,一棵杆 还有KT板,从简单做起,特别希望得到各位老师的指教 想看一些好的贴子 了解一些好的材料,和制作方法,在此谢过。
18
发表于 2010-3-12 00:27 | 只看该作者
站位 学习
19
发表于 2010-3-12 09: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triplane 于 2010-3-6 16:19 发表

回a_m的话,
外翼段采用不同翼型,确实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外翼段在转弯时线速度大于内段机翼,故而使用相对厚度更小的翼型,另一部分是Youlan说的为了防止翼尖失速而采用负迎角,就是俗称的“好扭”、“外洗”,这 ...

嗯。我一般设计时,都给翼尖负迎角。因为是泡沫成型机,所以选用另一个翼型或者“好扭”都不麻烦工艺问题,但我想了解一下,翼尖失速,是怎么引起的?
以在下现阶段知识认为是机翼强度不够,翼尖采用正迎角会在高速(转弯时)时发生扭转,迎角增大,并超出失速角而导致。如果这样,是不是我们加强机翼强度,当翼尖足矣抗拒扭转时,我们可以省掉这“好扭”??:em00: :em00: 讨论讨论。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3-12 10:13 | 只看该作者
翼尖失速是因为滑翔转弯是内侧机翼的速度小无外侧,导致内侧机翼升力减小,最后最坏的结果就是尾旋,而且无法改出。合理的机翼设计是中段先失速,这样滑翔机能很快得到速度,顺利改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