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标题: 从虚拟到现实,一架F3A的设计和制作 (全文完,图纸在104楼) [打印本页]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3 11:45
标题: 从虚拟到现实,一架F3A的设计和制作 (全文完,图纸在104楼)
前言:
F3A以其优雅的姿态,舒展的特技飞行深受广大模友的青睐。其特技机外形秀美而不失刚劲,集众多爱好者的智慧于其中。在于一种永无止境的挑战,挑战自己的极限,挑战设备的极限,挑战设计的极限。当然这不仅仅是F3A的精神,也是航空航天领域的精神。。。远了,不提这些了。
由于对此项运动的钟爱,在参考了大量前人的设计后,决定设计和制作一架自己的F3A。此工程于去年竣工完成。谨以此文与各位同好们共享设计、制作、调试方面的经验,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帮助,不当之处敬请告知 ahazyz@gamil.com

此贴是一个长贴,会用一些天上传完成所有的内容,图片会多的手软

设计效果图:
(, 下载次数: 428)

(, 下载次数: 433)

制作完成图:
(, 下载次数: 412)

(, 下载次数: 415)

飞行玉照:
(, 下载次数: 426)

[ 本帖最后由 ahazyz 于 2011-2-25 22:07 编辑 ]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3 11:55
下面,我们开始咯, 首先是枯燥的理论部分

一、设计篇:
现代F3A运动讲求姿态控制精准,动作细腻柔和,飞行速度均匀稳定。其大部分动作基本在一个面内完成,运动轨迹基本由规则的几何图形组成,包括大量的滚转、倒飞、侧飞和垂直飞行动作,努力达到和更好地完成这些飞行动作是设计工作的基本方向。

3A特技机的气动外形是基于FAI比赛需要而设计的,随不同时代技术进步以及飞行动作发展而不断进化。由早期的大翼展(翼展大于机身长度)过渡到现在的长机身(翼展与机身长度基本相同,或机身长度略大于翼展),由较小的机身侧投影面积发展为较大的投影面积等无不体现着这些变化。据此,对各种姿态下飞行稳定和平衡的追求,作为整体思路贯穿在本架飞机的设计之中--长的尾力臂可以使姿态控制更加柔和,适中的主翼根梢比提供了均衡的横侧稳定性,大的尾舵面弥补了长尾臂带来的操纵迟缓,以完成礼帽等直角空中动作,高而窄的机身使飞机有着较大的侧投影面积,尽量以较小的倾角完成侧飞动作

由于此模型为小型F3A特技机,我不希望其飞行速度过快,不然就缺少了一种稳定感。同时为了使之在做俯冲或垂直下降动作时也尽量保持匀速稳定飞行,在设计过程中增大和利用了形状阻力。比如,使用成熟的NACA0014作为主翼翼型以提高相对小雷诺数机翼模型飞行时的稳定性和抗失速性;适当降低了一些翼载荷--50g/dm2,以求降低整机的惯性力矩,用以弥补使用NACA0014这类翼型造成的直角动作的相对迟缓;尾翼均使用带翼型的NACA0009。垂直尾翼的设计,尝试了2007年克里斯托弗的参赛机型Osmose的特点,加大了方向舵的后缘厚度,以期达到更好的直线性。垂直安定面采用标准翼身融合的设计,增加了其下部靠近机身纵轴的前缘厚度,然后过渡到较薄的翼尖。这样即可增大整架飞机的纵轴上尾部阻力,同时尽量保持各向气动布局均匀,使飞行更加稳定。

大致确定各项基本参数:
1.
外形尺寸:1.2m x 1.2m
2.
重量:1.2kg
3.
翼载荷:约50g/dm2
4.
主翼面积:约26dm2
5.
水平尾翼面积:6.5dm2
6.
机身侧投影面积:约18dm2,侧飞载荷约为66g/dm2
7.
推重比:约1.6 ~ 2
8.
无刷马达:600W
9.
电调:80A
10.
动力电池:25C 4S1P2200mah ~ 25C 4S1P 2800mah
11.
螺旋桨:11 x 5 ~ 12x 6
选购的动力系统经过实测,最大可提供约2.5kg的静拉力(4S1P 2200mah 25C45A持续电流,约600W输入功率,使用11 x 7, 25C 4S1P2200mah测得)。为尽量接近实际飞行中的环境,测试时使用了稍大一些桨距的螺旋桨。日后在实际飞行时还将实验11x512x6的螺旋桨。考虑到电池组的放电时压降特性以及动力系统不至过载,取2kg作为实际拉力。将数据代入Propeller Selector以及Motor Calculator中验证,基本吻合。此动力系统并不需要80A这样大的电流,但考虑到保留负载余量和日后的需要,还是决定使用大一些的电调。
(, 下载次数: 405)


(, 下载次数: 411)

整机使用松木,桐木,轻木和层板制作。手中各种材料的密度经测量如下
(, 下载次数: 432)

根据表中数据可见这几种常用的材料中层板,松木,桐木,轻木密度比大致为4:3:2:1
我国出产的桐木有着良好的机械性能和低廉的价格,在这架飞机的设计制作中被大量使用,比如翼肋,一般可使用2mm轻木,本方案中使用了1mm桐木,重量相差不大,强度没有降低。轻木主要用于外蒙板和需要大面积粘接的地方,因为在胶粘领域,粘接面积是王道,这时轻木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当然还需考虑木材纹理的搭配。

本机使用JR 2.4G的遥控接收设备,可选择Spektrum DSM2接收机。有时见到朋友将其微型接收机用在大飞机上,非常为之担心。实际上该飞行器接收机系列从遥控距离上是有区分的,主要分为Parkflyer Full Range 两类。Parkflyer用于微型或小型电固机型和450及以下级别的直升机。Full Range系列没有限制,同时一般带有子接收,受控距离更远,也更稳定。
由于笔者手中的电调没有接收机供电输出,考虑到重量控制的因素,没有选用电池组供电,而是根据整机舵机的综合输入功率单独购买了与之匹配的UBEC。对于此级别模型,接收系统的供电原则基本为在舵机负载情况下(可用手按压各个舵面模拟其空中受力情况)电压始终不应低于5v,持续电流不应大于3a,峰值电流不应大于5a,不然的话需考虑使用更大容量的供电系统,比如并联供电电池组或采用更大输出的UBEC等。
使用21.8公斤级扭矩的舵机分别控制左右副翼,飞行中还可开启遥控器中襟副翼功能和升降舵混控功能使直角动作更加利落地完成,用以弥补未使用层流翼型带来的不足。整机翼载荷不大,主翼翼型前缘饱满抗失速性好,所以着陆时无需使用襟副翼升降舵混控。由于F3A的飞行特点,尾部舵面在飞行中受力较大,选用了22.7公斤扭矩的舵机分别控制方向舵和升降舵。
起落架没有选用收方式总成,使用铝材自制。从现代F3A模型来看,后掠式起落架已成主流,外形美观,结构简单,可缓解着陆时的弹跳现象,当然过硬的着陆技术比单纯加强起落架更有效。
至此,整机的配置和结构已经基本确定,下面我们将进入此架飞机三维设计和三维虚拟制作部分。





[ 本帖最后由 ahazyz 于 2011-2-23 13:48 编辑 ]
作者: KGy    时间: 2011-2-23 12:03
顶一下,也对这样的小飞机感兴趣。
期望小飞机能有足够好的性能,加上它的方便和安全就更好了。
作者: cw8888    时间: 2011-2-23 13:12
不错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3 14:02
理论相对于直观的图片来说是相对枯燥的,纯理论是不可取的,所以接下来我们开始一次虚拟设计制作。

二、三维设计和虚拟制作篇

关于设计工具的选用,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无论使用哪种CAD工具只要适合自己并将其掌握其精髓,都是最好的。3D实体设计中,通过我们输入的各种基础数据例如材料密度,材质属性,剪切模量,张力强度等信息可以实时地计算出诸如重心,惯性力矩,部件应力分析等信息,并将其直观地显示在设计者面前。这样可以避免某些痛苦地摸索,同时可以将许多实际制作中会遇到的困难提前在3D空间中予以解决。比如
计算出的重心位置及体积等信息
(, 下载次数: 167)

变换电池位置后重心的变化。
(, 下载次数: 166)


通过物理碰撞检查确定机身尾侧连杆开孔大小及位置
(, 下载次数: 131)


首先,开始各个零部件的建模,其目的是1.热身(几个月没有建模了,练练手haha)2.日后可极为真实地将各部件反映在总装图中 3.精确计算出所有部件的重量,机体转动惯量等数据 4.如有需要可以计算关键部位应力等等,好处超多值得投入。
部件很多包括所用的各种电子外设,各操控总成等,该用材质密度的用材质密度,无法用此属性的就自定义吧(比如马达等)。具体建模的方法够写一本书了,这里就不一一列出了
(, 下载次数: 133)


配件建模后,就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和特点,作出关键的三视图,三视图和翼型定下来了基本这架飞机的飞行性能已经确定了。
(, 下载次数: 158)

由点及线
(, 下载次数: 174)

由线及面
(, 下载次数: 129)

机身自上而下由三部分组成,中间部分是整架飞机的主要承力部分,发动机的拉力,起飞着陆时地面对起落架的冲击,机翼的升力等均作用于此,各个主要受力部位需要着重考虑。隔框和贯穿首尾的四根3x4mm松木条以及1mm桐木蒙板构成了机身中部的主体架构。考虑到机身尾部的强度,同时避免因拿捏而产生不必要的凹陷,同时整体重量通过计算已经控制在了1.2kg左右,所以后部蒙板未开减重孔。机身中部与起落架和机翼连接位置是整架飞机的受力中心,需要特别加强。在这里没有使用传统的层板翼撑结构,而是通过另外两张1mm桐木片与外蒙板胶合形成了从机头至机尾2mm3mm1mm的结构布局
(, 下载次数: 150)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3 14:07

这样,机身上就没有柔软的腹部了,但我们付出了重量上的代价。如拿捏小心同时不介意柔软腹部的话,可镂空制作机身后半部。

机身上部和下部包括发动机舱下腹罩,由于承力小,所以选用2mm1mm的桐木片制作隔框,除电池仓罩外,其余隔框均与中部隔框粘合。机身上部(含垂直安定面)和下部均蒙1mm轻木片。
(, 下载次数: 164)

制作时确保各个部件平直,最后的两个隔框也是作为翼身融合的垂直安定面的内部架构,安装时要确保垂直。
机头罩最初设计为与机身融合的框架结构但考虑到强度等问题,所以在后续制作改为薄壳玻璃钢结构。
在做好螺旋桨的动静平衡前提下,无刷马达的优点之一是振动小,但其在运转中整机的共振依然不可轻视,发动机防火墙老老实实使用了4mm层板承载动力总成的拉力,并由后面的几个2mm层板制作的隔框进行过渡。不过防火墙上挖空减轻了重量。
(, 下载次数: 161)


其它主要受力点需要考虑加强,比如起落架安装座,机翼前榫插板
(, 下载次数: 139)

根据飞机正常起落时起落架根部受力情况分析,起落架安装座前后隔框设计的榫孔位置并不相同
(, 下载次数: 132)


机身翼弦中部受力不大,使用2mm桐木作为隔框
(, 下载次数: 163)

机身翼根后缘使用了23mm螺栓与主翼固定,安装座为架托结构
,可以有效地避免应力集中,将受力分散到隔框和机身上
(, 下载次数: 139)

舵机摇臂与舵面摇臂的连接,我认为“大传动更大”的传动方式可以相对减少各部件间的旷量引起的精度损失,同时不会给舵机带来额外的负担。比如假设传动系有0.3mm的总旷量,如果舵机摇臂摇臂为10mm,传动舵面摇臂12mm,通过分析我们可知其传动系精度损失将大于20mm24mm的情况。出于此目的以及受机舱内部空间限制,舵机布局为串列。同时为减少舵机安装座的面积,将其设计为横向串列,而不是纵向串列。如果朋友们希望水平尾舵操作更加精准,可将舵机横置,使其摇臂动作面与舵角动作面平行,以消除舵机大角度运动时带来的舵面偏差,例如许多商品机的副翼舵机使用了舵机盒横向安装舵机
(, 下载次数: 156)

机身后部由于受力力相对分散,所以隔框使用2mm桐木
(, 下载次数: 129)

在系统中通过物理碰撞检查,转动各个摇臂并确认尾部传动系在任何情况下与各个隔框以及机身出孔没有干涉。
装上水平尾翼总成和垂尾尾舵,再次通过物理碰撞检查确认在各种情况下舵面、连杆、摇臂、夹头之间也不存在任何干涉
(, 下载次数: 171)

蒙机身中部加强板,1mm桐木片
(, 下载次数: 172)

然后蒙机身前部至中部加强板,1mm桐木片
(, 下载次数: 160)


蒙机身侧蒙板
(, 下载次数: 157)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3 14:11
蒙机身下部蒙板1mm轻木
(, 下载次数: 125)

粘接机身上部各个隔框
(, 下载次数: 142)

最后蒙制上部以及垂尾安定面,通过使用的各种材质密度计算出机身重量在221克左右
(, 下载次数: 157)

机翼的设计相对简单一些,但需要着重考虑翼根的强度。前部使用3mm碳杆作为插销,并将其固定在两片2mm层板构成主翼销架上
(, 下载次数: 137)


左右机翼的中部由松木削制成的连接板与腹板粘合固定,另外加上一道辅梁及其腹板加强中部。后部用松木块制作机翼安装座并与翼肋和翼根后缘粘接,以提供足够的强度与机身固定
(, 下载次数: 172)

翼根的几片翼肋不仅作为基本结构连接左右机翼,同时在机翼与机身连接后还起到支撑的作用,所以使用22mm桐木制作W2W3,使之有足够的强度支撑机翼与机身之间的压力
(, 下载次数: 154)

机翼制作时,将各片翼肋和半翼肋通过翼梁、腹板、前后缘插接到位,并确保垂直。使用少量502胶水进行定位。在确认没有扭曲后可用白乳胶正式粘接
(, 下载次数: 153)


翼尖为没有使用轻木块削制,也是采用架构结构然后蒙板,我觉得并没有比整块轻木削制复杂,强度也足够,由于采用轻木蒙板所以曲面可以很好地控制。
(, 下载次数: 171)


副翼制作不再赘述。左右机翼对接粘合完成
(, 下载次数: 158)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3 14:13
使用同样的方法制作水平尾翼,用浸润502胶的轻木块制作舵面摇臂基座
(, 下载次数: 135)

制作完成的方向舵,可以看到其相对宽厚的后缘
(, 下载次数: 159)

最后将建模好的各个零部件和电子外设在3D空间中总装,并根据提前准备好的各种材质密度、个别零部件的质量求得整机的重量。机舱罩使用玻璃钢制作,为备出冗余量(如胶水、制作中个别加强片等)在3D建模时使用了1mm的厚度,实际制作中其厚度应在0.5mm左右。调整电池和电调的位置,原则是便于安装固定和日后维护;重心大约在30%前缘处、拉力线稍偏下的位置;电池尽量靠近重心(因为考虑到日后也有可能使用多出50g2800mah电池),测算出这些部件的大致安装位置
(, 下载次数: 152)

蒙皮根据经验其重量在0.8~1g/dm2,本机需100dm2左右。至此3D空间中的设计和制作已全部完成,搓搓手,我们正式开工吧。
开工前再看一眼效果图,激励一下自己。
(, 下载次数: 169)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3 14:20
2010.3.16 什么日子?宜破土?不知道,没查黄历,开工了!

早先被激光切割伤害过(非肉体上的),所以更相信自己的双手,但也不能太刀耕火种了,决定先给自己做一架Mini切割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晒晒基本的干活家伙。(我上次遇到的激光切割应该没有调好,不可以一概全当然,如果有条件使用激光切割机,将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
(, 下载次数: 160)


电磨切割时请使用金刚石切割片,切割2mm以内的木料相当给力,断面的垂直度绝无问题,还可打磨。缺点是处理内弧线时就无力了,那时就需要曲线锯帮忙了。 请带好护目镜和手套,还有口罩。记得一定要爱惜和尊重自己(这次是肉体上的)

将翼肋图纸覆在木片上,使用少量胶水点定位,然后用斜口刀和锯切割成小件
(, 下载次数: 143)

使用自制的小台锯进行精加工,修整边缘
(, 下载次数: 165)

使用曲线锯切除减重孔,去除图纸,完成各肋片制作
(, 下载次数: 155)

使用厚桐木片制作中部连接,使用松木制作后缘连接片
(, 下载次数: 176)

(, 下载次数: 149)

准备翼梁腹板,辅助梁腹板,后缘条等
(, 下载次数: 137)

制作尾翼肋片,腹板等
(, 下载次数: 133)

加工机身各隔框、垂尾安定面肋片,安定面后缘等
(, 下载次数: 136)

使用铝合金加工后掠起落架
(, 下载次数: 142)

丝锥攻丝然后穿过3mm钢机制螺丝,需使用3mm螺母锁紧,机轮部位需使用电钻当车床将轮轴部位磨光。
(, 下载次数: 134)

(, 下载次数: 132)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3 14:23
平尾安定面中部连接片,使用桐木制造
(, 下载次数: 166)

(, 下载次数: 162)

搭建平直的机翼、舵面,治具必不可少,没有铝合金角材,那就用防火板吧。两条距底边5cm的线。
(, 下载次数: 147)

将前后缘条,仔细,认真,小心地粘好,不是粘牢,除非防火板日后成为飞机的一部分
(, 下载次数: 176)

(, 下载次数: 140)

直角尺,卡尺,钢板尺等,使用你能想到的尺子保证各肋片平直
(, 下载次数: 154)

(, 下载次数: 143) 502定位,然后白乳胶。3白+2水=你减少了几乎一倍的用胶量。
作者: dov1980    时间: 2011-2-23 14:31
:em26:  太好了!
请问 使用得是什么CAD软件?

[ 本帖最后由 dov1980 于 2011-2-23 14:33 编辑 ]
作者: 河马PRS    时间: 2011-2-23 14:35
帅呆了,很专业很强大!
我自己用泡沫切割,很随意的做,正好有学习的对象了。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3 14:44
方向舵架构完成,下面是水平尾翼总成了,如法炮制
安定面
(, 下载次数: 134)

水平尾翼和方向舵完成
(, 下载次数: 186)

开始主翼,准备好前后缘,和肋片。
(, 下载次数: 159)

这里需要说一下半翼肋,我个人觉得半翼肋非常重要的,原因有
1. 很好的支撑,避免前缘蒙板主翼肋之间的塌陷
2. 很好的支撑,避免前缘蒙板主翼肋之间的塌陷(在受外力作用下-折弯、扭转)
3. 提高前缘D盒的强度,毕竟传统架构的机翼主要就是靠D盒承力了。
缺点
1. 重量的增加,新设计的60级3A,所有半翼肋加起来7g,1mm桐木片制作,我认为与得到的好处比,值得
2. 制作复杂了,这真的没有办法了

左右两片主翼完成,摆在这副大图上看看
(, 下载次数: 127)

中部的连接件
(, 下载次数: 105)

机翼插隼座
(, 下载次数: 139)

(, 下载次数: 157)

我使用的打胶工具,针头已经磨圆。只用了1~2分钟,与得到的安全比起来,值!(注意劳保
(, 下载次数: 155)
作者: 河马PRS    时间: 2011-2-23 14:48
想问LZ,一只机翼大概有多重?包含舵机等设备情况下。
我做的机翼(翼展150CM),单边机翼重量大概在170克,不知是什么概念。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3 14:49
机翼拼接完成
(, 下载次数: 127)

制作时需要时时刻刻、刻刻时时地注意部件的平直,上下翼面全是弧线,用墙作为治具,确保前后缘的平直,如有扭曲及时纠正。有三次机会纠正扭曲。第一次是在框架搭建中,这是第二次机会,框架完成后。
(, 下载次数: 143)

主翼架构完工
(, 下载次数: 144)

开始副翼制作,
(, 下载次数: 151)

主翼副翼完成
(, 下载次数: 148)

开始蒙板,1mm轻木。使用胶带将蒙板固定好,需要使用直尺和刀将木片切齐后使用,请勿相信木片任何一边是平直的。
(, 下载次数: 161)

先蒙一面,如有任何扭曲,随时纠正,再蒙另一面前,这是最后一次机会纠正扭曲。不然就需要手术了
(, 下载次数: 169)

估算一下主翼的重量
(, 下载次数: 162)

据设计重量有一些偏差 (差15g),为什么呢?!找到原因了,所使用的桐木是1.2mm的,非1mm,所以使用桐木的部件全部超重20%。
(, 下载次数: 141)

继续粘接另一面
(, 下载次数: 128)

(, 下载次数: 158)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3 14:51
原帖由 dov1980 于 2011-2-23 14:31 发表
:em26:  太好了!
请问 使用得是什么CAD软件?


您好,是SW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3 14:54
标题: 回复 14楼 河马PRS 的帖子
您好,1500mm飞机在50~60级左右(特技机领域)340克的主翼重量应该比较正常,如条件允许还可有减重的空间
作者: 河马PRS    时间: 2011-2-23 14:56
谢谢你,我是初学者,和LZ相比相差太远太远了!LZ很专业很谦虚,值得学习,希望继续贴,我都在不断的刷屏了!
作者: 小威    时间: 2011-2-23 15:21
牛贴留名···佩服楼主的技术··:em15: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3 15:39
谢谢朋友们的鼓励。共享和交流,就是互联网精神:em21:
晚上接着贴
作者: oxaipan    时间: 2011-2-23 16:04
这么好的贴子,真是太难得了!抬张凳子来听课,向楼主学习!
作者: 勇字1973    时间: 2011-2-23 16:14
标题: !
坚决顶,楼主不是一般的强大!我准备纯刀工制作一架90的3A,没有长度合适的木条,能否设计成机翼后缘处拼接的两段机身?
作者: sonnywu    时间: 2011-2-23 16:33
厉害:em26:  精华贴 先留个脚印
作者: Airrover    时间: 2011-2-23 16:57
此贴一要设精!!
作者: argoi    时间: 2011-2-23 17:12
mark!慢慢学习
作者: 凹凸枭龙    时间: 2011-2-23 17:37
学习了。。。顶下
作者: 兔哥    时间: 2011-2-23 18:51
楼主不是一般的强大
作者: 兔哥    时间: 2011-2-23 18:51
这个帖子到目前还未射精,是版主之过呀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3 20:06
原帖由 勇字1973 于 2011-2-23 16:14 发表
坚决顶,楼主不是一般的强大!我准备纯刀工制作一架90的3A,没有长度合适的木条,能否设计成机翼后缘处拼接的两段机身?


您好,90级的3A,按近年的3A动作要求,需要加长机身,所以机长估计需要1700mm左右,要考虑一下运载力了。可拆卸式机身加上拆卸式机翼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祝你成功!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3 20:12
非常感谢大家的鼓励!继续工作。。。
使用模型刨将前缘处理圆滑,刀刃一定要浅,这样加工更精细,可以通过纸卡片做几个卡板来保证前缘的加工质量。
(, 下载次数: 96)

加工完成的半翼
(, 下载次数: 97)

副翼采用半蒙板,提前埋好舵角座,轻木块制作。502+轻木=? 等于塑料(浸润后了的)。
(, 下载次数: 150)

(, 下载次数: 121)

开始处理翼尖,以前使用轻木块制作,有时还需要拼接。这次直接使用架构+分段蒙制的方法,效果超棒。
(, 下载次数: 123)

继续分段蒙板,在这里水、抹布和轻木是好朋友
(, 下载次数: 129)

蒙好了,并打磨干净
(, 下载次数: 119)

重量变成181g力(记得以前学物理时,如果提到重量不加一个“力”字,会被老师伤害的
(, 下载次数: 140)

为了更好的蒙皮效果,打磨步骤必不可少
(, 下载次数: 121)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3 20:19
打磨翼肋加强片是,需要两片并行打磨,个中缘由就不说了,你知道的:em15:
(, 下载次数: 116)

完成了的机翼
(, 下载次数: 105)

轻了一克,打磨掉了
(, 下载次数: 130)

再次检查平直前后缘,尤其是后缘...
(, 下载次数: 118)

水平尾翼安定面蒙板
(, 下载次数: 120)

用同样的方法蒙制翼尖
(, 下载次数: 112)

打磨完毕
(, 下载次数: 115)

升降舵面
(, 下载次数: 110)

加工好的水平尾翼
(, 下载次数: 112)

开始方向舵面蒙板。开始前,预埋好尾轮传动钢丝孔位座
(, 下载次数: 116)

舵面较大,需要提前拼接成大片
(, 下载次数: 133)

悲剧了,方向舵后缘下部由于少加一个支架,所以塌陷了,需要重新制作。这是设计缺 陷。
(, 下载次数: 98)

站前来看看
(, 下载次数: 108)

15g的方向舵
(, 下载次数: 119)

37g的水平尾翼
(, 下载次数: 96)

方向舵后缘下部增加了支架框,重新蒙制。忘记照相了。日后蒙皮时再补上。

至此主要翼面均已完工,开始机身了。现在是4月5日...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3 20:25
使用”治具“-平直的防火板上画一条直线
(, 下载次数: 125)

根据图纸上各个隔框的位置,画上各条垂线
(, 下载次数: 133)

称量机身架构配件重量 78g
(, 下载次数: 116)

将各个隔框垂直粘在防火板上,用直角尺保证其垂度,同时通过机身桁条隔框图纸上的位置可以辅助定位
(, 下载次数: 120)

(, 下载次数: 110)

(, 下载次数: 118)

垂尾安定面肋框需要确保其垂直于防火板平面,可使用吊线和直角尺辅助定位
(, 下载次数: 94)

(, 下载次数: 114)

机尾下部是曲线,使用整形条
(, 下载次数: 107)
作者: armboy    时间: 2011-2-23 20:28
这个必须登 陆,必须顶!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3 20:28
粘接好整形条和机尾下腹桁条
(, 下载次数: 124)

(, 下载次数: 119)

机身中部的加强条
(, 下载次数: 113)

前部由于曲度偏大,所以需要工具固定
(, 下载次数: 115)

下装式机翼的机身,此处是整体的薄弱处(还有起落架传递的冲击力),所以此处需要着重加强。本机最后会在此处形成3层1mm的桐木层板,重量约为1.5mm的椴木夹板,但机械强度高多了。这里是第一层
(, 下载次数: 115)

确保粘接牢固,结合面没有空隙
(, 下载次数: 117)

完毕!过河拆桥
(, 下载次数: 114)

然后是第二层
(, 下载次数: 103)

为保证两层之间没有气泡,开胶,使用且不限于使用,各种夹子,大头钉,磁铁等。。
(, 下载次数: 104)
作者: 嘿嘿    时间: 2011-2-23 20:29
:em04: 帮楼主顶一下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3 20:29
另一侧
(, 下载次数: 110)

(, 下载次数: 112)

过河拆桥之
(, 下载次数: 124)

这里是第三层。1:4的比例是什么呢?就是一个小小的经验公式,机尾一份重量需要机头四份重量去配平,所以是否机身侧部开减重,或使用加强条的方法制作就由您自己定吧,我这里是由于受够了此处蒙皮的塌陷(一不小心就捏凹陷了)。
(, 下载次数: 102)

继续粘,头部
(, 下载次数: 135)

尾部
(, 下载次数: 110)

一侧处理完毕
(, 下载次数: 104)

另一侧
(, 下载次数: 115)

拆桥,并将起落架试安装到位
(, 下载次数: 92)

机头下腹框架结构搭建完毕
(, 下载次数: 124)

(, 下载次数: 122)

[ 本帖最后由 ahazyz 于 2011-2-23 20:47 编辑 ]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3 20:51
用轻木蒙制机尾和机身下腹,由于三维曲面较复杂使用分段蒙制
(, 下载次数: 115)

机首下部
(, 下载次数: 105)

机身下部完工
(, 下载次数: 117)

将主翼摆放到位,检查与机身的配合
(, 下载次数: 114)
使用机制螺丝将机翼固定到机身上。终于有点样子了

拆开的样子,翻转过来的机翼
(, 下载次数: 121)

这张和前两张照片有什么不同?哈,拆板了!由于机腹加侧身的蒙板构成了一个D盒,所以不用担心扭曲了,终于可以过河拆桥了。
(, 下载次数: 98)

终于可以站起来了
(, 下载次数: 126)
作者: niba3721    时间: 2011-2-23 20:54
牛人啊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3 20:56
突然发现版主将此文高亮+精华了,多谢,多谢抬爱。非常高兴能和朋友们一起共享和探讨!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3 21:13
机舱特写
(, 下载次数: 96)

再来一张
(, 下载次数: 119)

好了,继续工作。制作主翼机腹时,将机翼重新固定到机身上,然后开始搭建架构。这样,各部件的配合将非常严密。
(, 下载次数: 97)

待架构粘接牢固后将其拆卸下来,并蒙下腹板。同样先拼接木片,再将木片预弯,最后胶粘
(, 下载次数: 127)

忘记这张照片是做什么用的了:em13:,好像是想通过手电筒透过蒙板检查桁条的位置?
(, 下载次数: 118)

舵机安装架,未按图纸制作,因为加上了接收机位
(, 下载次数: 125)

接收机比较娇气,需要保护好。话说回来,飞机上的设备对于大地母亲来说,都是弱不禁风的:em22:。飞行技术是王道,练习永无止境。
(, 下载次数: 129)

相对于尼龙绑带,在电动机上我更喜欢用这种绑线。重量轻,易拆卸。
(, 下载次数: 101)

将设备盘摆放到机身上
(, 下载次数: 110)

检查内部,可以验证舵机间无干涉,自由行程无阻挡
(, 下载次数: 95)

准备好了的尾舵操作连杆(2mm钢丝,碳管,棉线,502),钢丝和碳管连接部需要用锉刀加工以增加接触面积。
(, 下载次数: 122)

测试连杆,准备安装水平安定面,顺便将一片垂直安定面的肋片折断,这一步很重要:em15:。(开了个玩笑,这是一个失误,不小心的)
(, 下载次数: 103)

(, 下载次数: 125)

叉子穿出机身
(, 下载次数: 103)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3 21:17
使用502粘接磁卡条并浸润连杆出孔,以减小摩擦阻力,并增加强度
(, 下载次数: 207)

准备好机身上部各部件,搭建上部架构
(, 下载次数: 208)

机身中部和垂直安定面
(, 下载次数: 195)

保证各部件定位准确
(, 下载次数: 204)

此时机身重238g
(, 下载次数: 208)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3 21:19
操纵连杆重23g
(, 下载次数: 211)

各翼面重250g
(, 下载次数: 189)

粘接好设备托盘
(, 下载次数: 195)

准备蒙板。那片折断的肋片已修复。
(, 下载次数: 215)

分段蒙制复杂曲面,尤其是内凹部位。
(, 下载次数: 192)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3 21:22
预弯好的蒙板
(, 下载次数: 211)

垂尾安定面基本完工
(, 下载次数: 216)

中后部蒙板完成
(, 下载次数: 197)

拆下主起落架,为减轻重量将螺丝截短
(, 下载次数: 175)

购买的尾起落架总成重17g,太重了,自制吧,轻了9g的尾部重量。。。
(, 下载次数: 185)

将电调安装到位
(, 下载次数: 193)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3 21:24
电池托盘,日后在上粘好魔术粘带
(, 下载次数: 126)

魔术粘带
(, 下载次数: 153)

继续向前蒙板
(, 下载次数: 126)

前舱罩架构。有点样子了
(, 下载次数: 135)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3 21:27
拆下的前舱罩
(, 下载次数: 151)

蒙板后重5g
(, 下载次数: 157)

至此,机身蒙板工作完成
(, 下载次数: 140)

开始制作机头罩和座舱罩,石膏建模,用KT板搭建的水槽
(, 下载次数: 137)

倒入石膏,待凝固后,削切,打磨,制作座舱阳模
(, 下载次数: 143)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3 21:30
同样的方法制作机头罩阳模
(, 下载次数: 130)

待石膏完全干燥后,打汽车蜡作为脱模剂,至少3遍,每遍之后都要抛光
(, 下载次数: 121)

不能让玻璃纤维和皮肤以及肺成为好朋友,所以。。。
(, 下载次数: 144)

配好环氧树脂
(, 下载次数: 126)

然后就一层层地粘上玻璃布,无气泡,无褶皱,无多余的树脂,但也不能过少,要保证浸润
(, 下载次数: 116)
作者: dexing    时间: 2011-2-23 21:36
:em26: :em26: :em26: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3 21:39
脱模后的半成品
(, 下载次数: 110)

放到机身上看看,有点像了
(, 下载次数: 127)

27g的座舱罩
(, 下载次数: 135)

20g的机头罩
(, 下载次数: 115)

这次将其大致固定上,查看其与机身之间的配合
(, 下载次数: 116)

我买的环氧树脂从完全固化达到最佳机械性能需要几天的时间,正好制作一个泡沫机身架
(, 下载次数: 159)

起落架机轮终于可以轻松一下了
(, 下载次数: 121)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3 21:44
累死我了:em17: ,不知道大家的手是否搓滚轮搓到手软了,反正我的是了。明晚继续,如有问题,敬请留言探讨!
作者: Jonny.BF    时间: 2011-2-23 22:07
我没飞固定翼,但是LZ很是让我震撼:em26:
作者: 8051菜鸟    时间: 2011-2-23 22:19
:em26: 好手工,好耐性,偶是没这本事了
作者: 包包    时间: 2011-2-23 23:21
标题: 回复 楼主 ahazyz 的帖子
LZ很专业!我也正在做LZ同样的事情,刚起步,还是超级新手。以后会有很多问题请教LZ,望指教。

[ 本帖最后由 包包 于 2011-2-23 23:22 编辑 ]
作者: 河马PRS    时间: 2011-2-23 23:23
这是不可多得的航模DIY教学帖,是我见过最完整最详细,行文具体易懂且非常谦虚的!
我都想不到还有什么赞美的词了。同时我也感受到工艺上的差距,我也有超过20年的制作历史了,见过此帖后,我不再敢和别人说我做模型20多年了。

[ 本帖最后由 河马PRS 于 2011-2-23 23:25 编辑 ]
作者: LOVE萧俊    时间: 2011-2-23 23:39
好贴不可不顶
作者: pchxk    时间: 2011-2-24 00:23
手工比我好N倍  理论也很给力
学习的楷模  看完继续做我的F3A
作者: pchxk    时间: 2011-2-24 00:25
标题: taigeilil
手工一流  理论给力
比我手艺好N倍
细节处理学习了
我见过最负责任的制作贴
看完继续做我的F3A
今晚不睡了  热血沸腾了
作者: yanzaihong    时间: 2011-2-24 00:32
好技术贴,一顶要使大力顶,今晚继续守侯!:em15:
作者: 咻咻    时间: 2011-2-24 00:38
缜密的心思,精细的手工,幽默的语言,无不让我折服!
作者: wuhui56789    时间: 2011-2-24 00:58
:em25: 不顶有愧啊
作者: hanphy    时间: 2011-2-24 04:25
LZ真是"工藝大師",照片拍得清晰專業,圖文並茂,令人佩服得五體投地:em26: :em26: :em26: :em26: :em26:
這麼專業的無私分享,模友之福喔。
LZ用的軟件是SW,是Solids Work嗎??
這帖子,勘值天天造訪哩。
作者: 嘿嘿    时间: 2011-2-24 07:38
狂顶:em15: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4 08:25
原帖由 包包 于 2011-2-23 23:21 发表
LZ很专业!我也正在做LZ同样的事情,刚起步,还是超级新手。以后会有很多问题请教LZ,望指教。


别客气,我们一起探讨和提高。您建模到了这一步,说明已基本掌握曲面操作了,剩下的就是融会贯通了,静下心来将喷火完成,然后再做几个项目就熟练了。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4 08:31
原帖由 hanphy 于 2011-2-24 04:25 发表
LZ真是"工藝大師",照片拍得清晰專業,圖文並茂,令人佩服得五體投地:em26: :em26: :em26: :em26: :em26:
這麼專業的無私分享,模友之福喔。
LZ用的軟件是SW,是Solids Work嗎??
這帖子,勘值天天造訪哩。


谢谢您的鼓励,就是Solidworks ;-)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4 08:38
感谢各位热心的模友。不敢当,因为藏龙卧虎的人太多了。
作者: rnai    时间: 2011-2-24 10:55
这也忒牛了....
作者: argoi    时间: 2011-2-24 11:47
:em26: 这个头罩的制作真是太“母牛的外生殖器”了
作者: 猪头王子    时间: 2011-2-24 13:34
太强了,强帖留名
作者: 风之纹章    时间: 2011-2-24 16:08
我不知道楼主的座舱盖尺寸有多大。但是见到过一个制作座舱盖的好办法。
那就是把楼主的阳模塞进一个大号的饮料瓶(当然是先去掉底)然后加热收缩就可以了,最后把它切开就行。好处是制作简单,而且透明。







我觉得这个办法不错。

[ 本帖最后由 风之纹章 于 2011-2-24 16:53 编辑 ]
作者: cfandd    时间: 2011-2-24 17:17
此等手法!:em26:
精辟的见解和过细的工艺,这贴子看得舒服!
佩服!
作者: wn8023zhh    时间: 2011-2-24 18:45
不顶有愧啊:loveliness: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4 20:37
原帖由 风之纹章 于 2011-2-24 16:08 发表
我不知道楼主的座舱盖尺寸有多大。但是见到过一个制作座舱盖的好办法。
那就是把楼主的阳模塞进一个大号的饮料瓶(当然是先去掉底)然后加热收缩就可以了,最后把它切开就行。好处是制作简单,而且透明。

http:/ ...


谢谢您给的建议,是的这种方法非常不错,而且可以制成透明舱罩,我曾经用过类似的方法做了P51的透明舱罩,用火烤制的。这架飞机的舱罩比较大,大可乐瓶已经无法装入了。我在超市实在没有找到合适的大瓶子(个头足够大,同时外壁加强筋要尽量的少),所以干脆就玻璃钢糊制吧。

感谢您提供的图片和建议:em24: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4 20:52
对朋友的鼓励,我只有继续贴图以表感谢!

记得有朋友说过,再好的内部工艺也需要通过外表面展示给大家...

开始蒙皮。由于找到了Oracover的官方教程,于是这次尝试按照其介绍的方法操作,感觉效果不错。
使用潮湿的软布将木屑擦拭干净,前提是所有部件已经打磨处理完毕(300号砂纸或更细目的),你会发现国产蒙皮也开始听话了。这一步的原理和用胶带粘干净的玻璃,或者粘附有大量尘土的地面一样:em21:
(, 下载次数: 92)

切割蒙皮,并将大面积配色部分镂空。请记住约1g/dm2的蒙皮分量,剩下的就自己决定吧
(, 下载次数: 86)

附上另一配色
(, 下载次数: 89)

每一种蒙皮都有其特性,请先试验
(, 下载次数: 108)

拼图完毕:em21: 是我习惯使用的方案
(, 下载次数: 93)

上,下表面的拼图
(, 下载次数: 93)

开始蒙皮,先处理内凹处
(, 下载次数: 101)

蒙制的原则是,从下到上,从后到前,深色盖浅色,如有矛盾的话,您就具体情况自己决定吧:em15:
(, 下载次数: 94)

[ 本帖最后由 ahazyz 于 2011-2-24 21:33 编辑 ]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4 21:18
蒙制翼尖,这里,相对整个蒙皮操作来说是最有挑战的地方,不过通过提高温度,耐下心来,多做几遍就可掌握了
(, 下载次数: 95)

一半的下表面完成
(, 下载次数: 104)

蒙制上表面。由于尾翼是有翼型的架构,同时有D盒作为强度保证,但还是需要时时刻刻注意不要有因蒙皮收缩而产生的变形
(, 下载次数: 100)

都蒙好了,看看翼尖,效果不错。注:本次没有使用进口蒙皮。但客观的说国产蒙皮的性能还需提高。
(, 下载次数: 97)

正面,反面
(, 下载次数: 81)

(, 下载次数: 84)

用同样的方法处理主翼
(, 下载次数: 103)

(, 下载次数: 97)

[ 本帖最后由 ahazyz 于 2011-2-24 21:20 编辑 ]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4 21:29
开始蒙机身
(, 下载次数: 92)

前部
(, 下载次数: 91)

机身下腹尾部,分段蒙制
(, 下载次数: 94)

下腹完成
(, 下载次数: 97)

垂尾安定面拼图,使用报纸将线条准备好
(, 下载次数: 102)

开始拼图
(, 下载次数: 102)

拼图完成
(, 下载次数: 101)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4 21:40
继续,继续
(, 下载次数: 83)

(, 下载次数: 95)

配上座舱罩
(, 下载次数: 101)

加上方向舵
(, 下载次数: 91)

机身开孔处,使用电烙铁圆滑开孔处蒙皮
(, 下载次数: 88)

蒙皮后水平尾翼重量,这些都是日后其他制作的重要参考
(, 下载次数: 97)

机翼重量
(, 下载次数: 95)

机身
(, 下载次数: 91)
作者: 飞I鹰    时间: 2011-2-24 21:45
看得无语了,一直无语地看先去。。。。。。

被精益求精的精神打动了!中 国太缺楼主这样的人才了!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4 21:58
标示水平安定面上需要去掉的蒙皮,并切除之
(, 下载次数: 116)

将水平安定面粘接固定到机身上,标准的A1=A2; B1=B2; C1=C2测量法,确保各翼面安装准确。
(, 下载次数: 96)

(, 下载次数: 102)

尼龙舵角,使用AB胶与预留的舵角座槽口过盈配合粘接
(, 下载次数: 96)

全部搞定
(, 下载次数: 96)

可以用502+纸铰链粘接各舵面了,使用一张餐巾纸吸掉多余的502。我们要的是升降舵面,而不是一个完全的水平尾翼,对不:em15:
(, 下载次数: 129)

标准的硅胶圈辅助夹头紧固,以防脱落
(, 下载次数: 93)

[ 本帖最后由 ahazyz 于 2011-2-24 22:00 编辑 ]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4 22:19
自制的弹簧双拉尾轮总成安装到机身上,但设计有问题,转向不很灵活
(, 下载次数: 96)

那就换一个版本,这里不可马虎,因为着陆后滑跑的最后阶段(10多米,尾轮触地后),方向舵效几乎可以忽略,而这时由于种种原因,您的飞机向一些不好的地方冲去(比如...:em02:),那就全靠它了。
(, 下载次数: 99)

可调式尾轮总成,比版本1多了1g
(, 下载次数: 110)

安装好了
(, 下载次数: 98)

延长线,能用焊接的地方就焊接,多一个零件,多一份复杂,多一份风险
(, 下载次数: 103)

安装好副翼舵机
(, 下载次数: 88)

副翼粘接好了
(, 下载次数: 94)

实在不放心原版尼龙夹头上那1.5mm的尼龙拉头,改造成金属版本
(, 下载次数: 105)

终于都好了
(, 下载次数: 101)
可见其宽厚的方向舵后缘

[ 本帖最后由 ahazyz 于 2011-2-24 22:22 编辑 ]
作者: 河马PRS    时间: 2011-2-24 22:20
F5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4 22:37
全家福,共重1292克力,比设计重量超了92g,非常郁闷:em17:,原因就是设计时使用的是1mm桐木片,实际制作中用的是1.2mm的,完成机翼后才发现的,所以所有1mm桐木片的机件全部超20%!(画外音 - 态度不错,吃一堑长一智,下不为例:loveliness:)
(, 下载次数: 103)

重心位置
(, 下载次数: 100)

使用了电流表,转速表经测试发现本机使用的电机和油浆配合的效率更好,那就它吧。
(, 下载次数: 115)

座舱罩连接部加强
(, 下载次数: 74)

[ 本帖最后由 ahazyz 于 2011-2-24 22:40 编辑 ]
作者: mafeng    时间: 2011-2-24 22:42
好贴,一定要顶,顺便问一句,画模型是用solidworks比较方便还是catia比较方便
作者: 风之纹章    时间: 2011-2-24 23:43
今日心愿已了。
作者: yanzaihong    时间: 2011-2-24 23:54
顶起!好技术贴!:em15:

[ 本帖最后由 yanzaihong 于 2011-2-24 23:55 编辑 ]
作者: 364866424    时间: 2011-2-25 05:18
LZ可以把图纸,电路图,还有所需的材料的发来叫我学习学习吗?
   364866424@qq.com
  谢谢了
作者: argoi    时间: 2011-2-25 09:38
:em21: 舒服,见证一件工艺品的诞生。如果可能的话同求楼主不要自珍,把图纸公诸同好:em00:
作者: RCone    时间: 2011-2-25 09:53
顶到加精为止:em26:
作者: argoi    时间: 2011-2-25 11:34
标题: 回复 86楼 RCone 的帖子
你out啦,本贴早已被授精:em15: :em15:
作者: dov1980    时间: 2011-2-25 13:03
请问 LZ用的是SolidWorks 哪个版本?
作者: CAP-HY    时间: 2011-2-25 13:53
非           常            好!
作者: 风之纹章    时间: 2011-2-25 14:34
白天看了N次了,晚上再来。
作者: zx1987hh    时间: 2011-2-25 14:45
标题: 学习了!
谢谢分享如此精彩的过程!
作者: xue_jian_120    时间: 2011-2-25 16:42
前面有人引路就是好!!必须顶。
作者: super闪耀    时间: 2011-2-25 19:25
我太喜欢F3A了,但是我现在还飞不好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5 20:08
原帖由 mafeng 于 2011-2-24 22:42 发表
好贴,一定要顶,顺便问一句,画模型是用solidworks比较方便还是catia比较方便


对不起,我无法回答您的问题,每种CAD软件都有其博大精深的地方,找一款自己喜欢的,扎实地学下去即可。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5 20:09
原帖由 364866424 于 2011-2-25 05:18 发表
LZ可以把图纸,电路图,还有所需的材料的发来叫我学习学习吗?
   364866424@qq.com
  谢谢了


感谢朋友们的抬爱,这两天就将其放到论坛上
作者: Bubu-H    时间: 2011-2-25 20:09
真厉害,顶,图纸是楼主辛苦得来的,我觉得大家还是免开尊口比较好.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5 20:14
原帖由 super闪耀 于 2011-2-25 19:25 发表
我太喜欢F3A了,但是我现在还飞不好


恭喜您进入了这个自己和自己过不去的领域中:em15: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5 20:16
原帖由 bubu-x 于 2011-2-25 20:09 发表
真厉害,顶,图纸是楼主辛苦得来的,我觉得大家还是免开尊口比较好.


谢谢您的理解:em24:,我会和大家共享图纸的:em00: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5 20:35
终于制作的差不多了,7月24日进行了首飞。
(, 下载次数: 160)

(, 下载次数: 114)

(, 下载次数: 118)

(, 下载次数: 135)

该机飞行特性达到了设计需求,直线性能稳定,动力充沛,其他就不说了,此类飞机气动外形已经基本决定了各种性能。

几次试飞下来,基本调整好了下拉和右拉角度,各舵面行程和指数设定按自己的飞行习惯进行调整。感觉整机重心位置偏低了一些,侧飞时回滚趋势大了一些,可通过提高电池托盘的位置改善。

整机的细微调试还需n多个起落完成。
作者: ahazyz    时间: 2011-2-25 20:43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将头罩,座舱罩喷漆完毕,自制了整流罩(以减轻一大半重量)并喷漆完毕
(, 下载次数: 125)

终于完工了!
(, 下载次数: 114)

和最初的设计图摆在一起
(, 下载次数: 121)

(, 下载次数: 120)


欢迎从虚拟的空间来到真实的世界!
(, 下载次数: 142)

[ 本帖最后由 ahazyz 于 2011-2-25 20:47 编辑 ]




欢迎光临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http://5im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