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wc 只针对自己的平台使用,当然可以做的比较简单,而且还采用了原生的压缩技术来提高传输效率,mavlink是采用多平台兼容的方向发展,(不是指支持P2 APM CC3d这些飞控平台,是指支持飞控/车控/机器人这些平台)为了兼容性肯定要牺牲协议的简洁性和传输效率的啦。鱼与熊掌的问题,大家都明白。mwc的动态长度技术我感觉容错性始终没有固定长度的来的踏实。。。。。我个人感觉而已。。是不是国内的厂家可以自己开发一套地面站通信协议。更简单更高效的传输更稳定呢?我觉着国内厂家是有能力的。不过就是没这个眼光和胸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