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楼主: neosunris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两节6S电池串联时单节电池两端最高电压是多少?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6-10-10 18:10 | 只看该作者
两块电池分别接一个BEC,两个BEC同时给舵机和陀螺仪供电,这样是不是更安全,而且还能防止其中一个BEC突然坏掉,两个电池也不会有电压不一致的情况,并且峰值电流也会成为之前的两倍。我也只是突发奇想,欠缺进一步考虑,资深强迫症患者,不喜欢额外的接收电池,但是也得保证安全稳定性。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22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1 00: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eosunrise 于 2016-10-10 18:11 编辑
Himalaya 发表于 2016-10-10 02:14
给强迫症晚期患者来点信心。6Sx4跑一次,一次只能跑5min.,跑一次用掉将近半度电。直接12S BEC。N年了,p事 ...

你这电池怎么接的?两节6S串起来形成12S么?然后用一个T插来供电?看来T插也不是那么不堪嘛。我记得当初刚买山寨450的时候也是带的T插,不过有时候会发热,就索性全部换成了XT60。另外我记得你说你用的是CC BEC PRO,那玩意CC不是说不建议直接连12S么?不过看你这电池,应该是没法只接6S的。
http://www.castlecreations.com/s ... HV_wiring_guide.pdf





23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1 00:10 | 只看该作者
wurenjier 发表于 2016-10-10 02:29
我的都是独立供电,陈经想过12s加降压器给BEC供电,想想多只香炉多只鬼

这就要看电池和BEC哪个出问题的概率高了,谁也不能保证接收电池不会有问题不是么?此外,我对每次充电还要单独充一块接收电池感觉不是很舒服,而且就像楼上说的,每次飞行之后电压都会下降,舵机性能也会有所变化,而这在BEC上是不存在的。

24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1 01: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eosunrise 于 2016-10-10 18:35 编辑
Himalaya 发表于 2016-10-10 03:36
其实看LZ的贴还是挺享受的,段落清晰,逻辑连贯,条条目目陈列有序,可读性很好。可是就这个不复杂的话题LZ ...

Q(1)关于“多只香炉多只鬼,老司机都上独立2S接收电。”
A(1)多个电池多个鬼。电池才是最大的鬼。
赞同


Q(2)“6S比12S压降低,所以更安全。”
A(2)给个理由先。
线性BEC就不提了,10A*(50.4-8.4)V=420W的发热根本不现实。所以现实中全部都是开关式DC-DC,而 Switching Mode DC-DC随着输入电压升高,输入电流减小,转换效率是升高的,即发热更低。俺看不出来为什么反而不安全。
结论:想想为什么3S改6S、6S改12S蔚然成风,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BEC。
首先我不是学电子的,虽然我对无线电很感兴趣,但并没有系统的学习和实验过开关电源,所以我对其的理解仅存在于表面。此外,关于你提到的随着电压升高输入电流减小,转换效率更高,这一点我不是非常确定,我看到的一些关于效率方面的信息都是在输出电压一定的情况下,输入电压越高效率越低:

来源:http://www.digikey.com/en/articl ... switching-regulator


来源:http://www.hobbytronics.co.uk/d24v25f9-9v-step-down-regulator


来源:http://www.linear.com/product/LTC1707

当然随着输出电流的升高,几乎所有的开关电源的效率都在下降。我猜测一部分原因是整个系统的电流加大了,因此产生的热量也相对增大。而另一方面,在输入电压不变的情况下,输出电压越高,则效率倒真的是越高:


来源:http://www.allaboutcircuits.com/ ... e-rcbpower-stepper/

同时附上某位网友在HF上贴出的WR关于BEC输入输出电压的回复(http://www.helifreak.com/showthread.php?t=329218),原文如下:
Regarding to the Hercules input and output setup, it is best to have the input and output voltages closer together as any BEC will not work as hard to step your voltage down. Therefore, a 6s input with 8.4V output would be best. However, this does not effect current output, but the BEC will run a little cooler than if it was with a higher input voltage. But with a 12s input, you will get longer flight times than a 6s setup.
But if you intend to power the BEC from a 6s pack that is configured into a 12s system (with 2 6s packs in series), we would recommend you to connect the full 12s to the BEC. What we found due to the different battery chemistry, if you use the 6s voltage from a 12s battery (2x6s in series), the voltage from the 6s pack can fluctuate to the full 12s voltage once EMF is introduced to the battery pack that can come from the ESC motor. This can lead to unstable 6s voltage level.

备注:以上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大多数是来自于产品的规格介绍,不同的开关电源原理不尽相同,设计也千差万别,所以这些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以偏概全。

Q(3)“先上电接收舵机陀螺等设备,再上电ESC,安全”A(3)想不通啊。
*)无论接收机是什么状态,ESC上电绝不会立即启动,这是包括十几块一个的小飘飘机ESC在内的任何ESC最最最最最起码的要求,无一例外。
*)所以,一次上电,然后人撤离至数米开外,这才是最安全的。在一堆电子设备全部就绪后再跑去那两把巨大的“Blade”下面去二次通电,我是搞不懂为什么会更安全。
*)有一点是肯定的,在室内调试阶段,比如调螺距什么的,动力电不接确实更安全。虽然这完全可以通过不装大桨、拔出一根电机线等而轻易等效。
*)每次上电先碎碎念,死死牢记先插谁再插谁,这个逼格。。。
*)都是AS150,很容易上电顺序反了,概率不低啊,毕竟大活人嘛。
*)外场完全可以一个动作搞定的为什么要分两步呢?轻松惬意一点何乐不为。
电调从设计的角度来说,本身都具备安全措施,都会在没有油门信号的时候不会启动电机。但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都不是绝对的,而且更多时候是有人的因素在其中。比如我喜欢在我的450通电之后开启Throttle Hold将油门锁定在低位,然后推拉左右两根摇杆确保一切电子设备正常运转,螺距也正常变换。然后再离远一点,关闭油门锁定,推油开始飞。这是450,但是如果是570这样的机子,即便可以切熄火,但我还是会感到不安,依然认为在不给ESC通电的情况下先给电子设备通电才是最安全的。这其实也是使用独立2S电池给电子设备供电的一个好处(或许在我看来是仅有的一个好处)。关于AS150,其实只要做好标记也没有问题,先是接通BEC的6S,电子设备初始化完毕再插上另一节6S,只要不是脑子短路基本不会弄错。况且很多用XT150的朋友,每次也需要连接多个插头,相比之下,我的连线可能也就多了插了一次(不是两颗6S直接连接而是通过一根8AWG的线连接)。此外,整机初始化过程中人并不需要离开,等待几秒即可连接ESC,也并不多耽误多少时间和精力。


25
发表于 2016-10-11 07: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imalaya 于 2016-10-11 08:21 编辑
neosunrise 发表于 2016-10-11 00:07
你这电池怎么接的?两节6S串起来形成12S么?然后用一个T插来供电?看来T插也不是那么不堪嘛。我记得当初 ...

两块6S5000串联成12S5000,热缩膜包成一条粗棍。输出端是6mm bullet插头(其实所谓AS150就是6mm Bullet加塑料壳)。然后两根粗棍并联成12S10Ah来用。T插是充电用的,用于不拆卸电池直接在船体内充电。

CC BEC PRO直接12S,妥妥的。



26
发表于 2016-10-11 07:37 | 只看该作者
neosunrise 发表于 2016-10-11 01:57
Q(1)关于“多只香炉多只鬼,老司机都上独立2S接收电。”
A(1)多个电池多个鬼。电池才是最大的鬼。
...

是的,空载输入电流与Vin正相关,即电压越高越耗电。这一因素沿x轴向右也影响到轻度负载工况。但别停,请继续向右,重载工况下低压输入的效率急剧恶化,高压输入者效率更高。如图。
这时候我们要问自己一个问题:
BEC什么时候发热最大?什么时候干活最累?什么时候最容易暴毙?什么时候暴毙带来的后果更惨?是空载或轻负载工况吗?
显然不是。

27
发表于 2016-10-11 07:53 | 只看该作者
另外,上面引用那些曲线全是针对在不同Vin下的同一个DC-DC。而现实中6S跟12S所用之BEC是完全不同的电路方案,主控IC、MOSFET、包括RCL器件全都是根据不同电压优化的。因而得到的结果完全不同。    。
关于压差的误解也是一样。你要对比的是两颗不同的BEC,而不是同一颗BEC上不同电压。

想想手机充电器(市电整流+311V转5V DC-DC)那个三百多V的压差还活不活了。









28
发表于 2016-10-11 07:59 | 只看该作者
航模电池由于放电电流很大,一般都不配保护板,更没有均压电路,最好是所有电芯尽量保持一致,不要用抽头的办法取电,宁可用DC-DC也不要用抽头
29
发表于 2016-10-11 09:41 | 只看该作者
Himalaya 发表于 2016-10-10 16:36
其实看LZ的贴还是挺享受的,段落清晰,逻辑连贯,条条目目陈列有序,可读性很好。可是就这个不复杂的话题LZ ...

油机时代余毒,确实

3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1 10:16 | 只看该作者
Himalaya 发表于 2016-10-10 18:37
是的,空载输入电流与Vin正相关,即电压越高越耗电。这一因素沿x轴向右也影响到轻度负载工况。但别停,请 ...

你说重在工况下低压输入的效率急剧恶化,我没有看到所谓的“急剧”出现在哪里。最上面的两张曲线图只能看到5V输入比3V输入稍微降得慢一点,但若说是急剧,那么二者都可以谈得上是“急剧”,差别很小。若是看下面的两张图表的话,那么我就完全看不到低压输入的“急剧下降”在哪里了,相反,它们下降的速率相比高压而言更加平缓。我从没有说过BEC是空载的时候最累,从工况图来看,无论是空载还是高负荷状态,总体来说低压输入都比高压输入效率要高。

31
发表于 2016-10-11 10:25 | 只看该作者
neosunrise 发表于 2016-10-11 10:16
你说重在工况下低压输入的效率急剧恶化,我没有看到所谓的“急剧”出现在哪里。最上面的两张曲线图只能看 ...

嗯。图四,3.6v低压那条线是看不到持续下跌,因为半道上就已经down掉了。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27楼。

32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1 10: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eosunrise 于 2016-10-10 21:32 编辑
Himalaya 发表于 2016-10-10 18:53
另外,上面引用那些曲线全是针对在不同Vin下的同一个DC-DC。而现实中6S跟12S所用之BEC是完全不同的电路方案 ...

我觉得你说用两颗不同的BEC来对比本身这个假设就不是很合理,对于普通模友来说,我买来一颗BEC,标称最高支持到14S,那么我关心的是,这颗BEC在输出电压一定(比如7.2V)的情况下,输入电压为6S和12S的时候分别效率是多少,哪个更高一点,我认为这样对比才有意思。为什么我要去用一颗专门针对6S的BEC和一颗专门针对12S的BEC来比较呢?那样的话对比效率反而失去了意义,你看上面的所有数据对比图都是在同一颗BEC上针对不同输入电压或者不同输出电压来进行测试的,这样的对比才是科学的,否则就是鸡同鸭讲。

你提到的手机充电器本身和这个理论没有冲突,总体来说开关电源的效率已经很高,我们讨论的只是高低压输入对于效率的影响。但事实是,这种影响在开关电源支持的输入电压范围之内不会太大,当然这也跟其本身电路设计有关,例如上图中Pololu对电压的敏感程度就明显小于其它的开关电源。

对了,这里附上CC BEC Pro的输出电流数据,http://www.castlecreations.com/products/ccbec.html
20 amps peak**
Max continuous current**
16 volts input = 15 amps
24 volts input = 13 amps
32 volts input = 11 amps
40 volts input = 9 amps
48 volts input = 8 amps

从这张表可以看出,随着输入电压的提高,输出电流呈降低趋势。当输入在12S的时候,输出只有8A,相反在6S输入的时候,输出电流可以达到13A。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为什么随着输入电压的提高,输出功率反而更小呢(输出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电流减小,功率也随之减小)?况且CC也建议将其BEC接入到两颗6S当中的一颗,不知道这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


33
发表于 2016-10-11 10:34 | 只看该作者
neosunrise 发表于 2016-10-11 10:29
我觉得你说用两颗不同的BEC来对比本身这个假设就不是很合理,对于普通模友来说,我买来一颗BEC,标称最高 ...

等等,审题。你自己不是就在纠结上支持8S还是14S的BEC吗?莫非你是要买个14S BEC放6S用?

34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1 10:51 | 只看该作者
Himalaya 发表于 2016-10-10 21:34
等等,审题。你自己不是就在纠结上支持8S还是14S的BEC吗?莫非你是要买个14S BEC放6S用?

我的主旨不是在于效率,而在于想通过分析了解把一个最高支持8S的BEC接入到12S当中的一颗6S上是否安全。老实说,我即便是买了14S或者18S的BEC也还是这么接。我想选择8S的mini bec g2就是因为它小,那个支持14S的太大太丑,18S的更大且丑,这才是我纠结的地方。。。我提到压降低其实并不是因为我关心其最高支持8S还是14S,而是在最高支持电压相同的情况下,输入输出电压差对于设备安全的考虑——话说这个的确没必要担心,我也是多虑了,不过也不能全怪我啊,谁让CC的BEC Pro那么多接12S挂掉的呢?而且连CC自己也建议大家把他家的BEC Pro接到一节6S上。。。但至于电压转换效率问题,我一开始还真么往哪方面想。Anyway,无论我是买最高支持8S的mini还是最高支持18S的Pro mini,我最终还是打算接到一节6S上。真把我惹毛了就换掉CC的ESC,上好盈130HV或者批了亚拓外壳的同款带BEC的电调。。。。。
35
发表于 2016-10-11 10:59 | 只看该作者
Himalaya 发表于 2016-10-10 16:36
其实看LZ的贴还是挺享受的,段落清晰,逻辑连贯,条条目目陈列有序,可读性很好。可是就这个不复杂的话题LZ ...

赞同楼上的观点。我的700一直用6+6S电池动力,接收电取自电调内置BEC,设定输出8V,连接示波器测试BEC供电能力,请助手用力按住舵臂,然后狂打舵,根据波形看BEC瞬态压降,没有一个瞬间是低于6V的。
舵机是Futaba 斜盘BLS275,尾BLS276。

36
发表于 2016-10-11 11:01 | 只看该作者
neosunrise 发表于 2016-10-11 10:51
我的主旨不是在于效率,而在于想通过分析了解把一个最高支持8S的BEC接入到12S当中的一颗6S上是否安全。老 ...

好盈160V4在用,好使。

37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1 11:08 | 只看该作者
哩巛 发表于 2016-10-10 05:10
两块电池分别接一个BEC,两个BEC同时给舵机和陀螺仪供电,这样是不是更安全,而且还能防止其中一个BEC突然 ...

似乎一般的BEC厂商都不建议再另外接电源并联在BEC的输出端。

38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1 11:09 | 只看该作者
JamesDowson 发表于 2016-10-10 22:01
好盈160V4在用,好使。

哈哈,就是现在没折扣,到时候看价格吧,价格好的话直接就把手头的凤凰120HV卖掉买这个。。

39
发表于 2016-10-11 11:16 | 只看该作者
neosunrise 发表于 2016-10-11 10:51
我的主旨不是在于效率,而在于想通过分析了解把一个最高支持8S的BEC接入到12S当中的一颗6S上是否安全。老 ...

有ESC上电绝不启动电机的基本算法在,BEC接6S或12S的安全其实都没问题。决定因素实际上只是个人习惯好恶。
还有个遗留问题,传说中的电机发电击穿BEC。除非发生我在2楼开玩笑的那种奇葩情况,否则真是很难想象在6S pack两端出现12S电压。那意味着上KA的电流对6S pack充电,即使只是一瞬间。
So, do what makes you feel the best.

4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1 12:01 | 只看该作者
Himalaya 发表于 2016-10-10 22:16
有ESC上电绝不启动电机的基本算法在,BEC接6S或12S的安全其实都没问题。决定因素实际上只是个人习惯好恶 ...

恩,我也是这么想的,如果真是那种情况发生了,不仅是BEC报销,整个电池可能已经着火baozha了。。。所以WR很可能就是为了希望人们都买他们更高耐压的BEC而不断地提起这种发生可能性几乎为零的事件。我还真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感到不可置信。很高兴与你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很畅快淋漓的感觉,Really nice talking to you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