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楼主: payne_p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别被上反角的错误概念误导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6-11-16 11:1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到底想表达什么?想否定什么?能概述一下吗?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22
发表于 2016-11-16 11:10 | 只看该作者
payne_pan 发表于 2016-11-16 10:14
上下反的确是相对的,重心运输机重心低,已经能保持稳定,当然不用。

特定情况采用特定结构。运输机因为要直通式地板无起幅的机舱,大多情况只能采用上翼布局。如果采用升力效率最高的0度上反角,在机内负重很高情况下飞行时,上单翼+大负载+低重心,必然会导致飞机的滚转轴十分稳定,再加上机翼的上翘变形所形成的上反角,此时如果不破坏滚转轴的稳定,那么副翼面积即使开得很大,也难以克服飞机的自稳力矩,副翼面积过大,也会导致阻力过大、副翼全体结构受力过大,还不如牺牲一点升力换来更低的滚转力矩。
而像鹞式战斗机那种超大的下反角,除了下喷口导致被迫上单翼的原因外,还有对飞机横滚滚转速度的极高要求——简单来说就是速度不行那就拼机动,鹞式作为一款主要任务为高亚音速下贴地突防打击地面目标的飞机,滚转太重要。另外极大的下反角,也便于两侧辅助轮的使用。总体看,鹞式的气动布局算得上丢车保帅的无奈之举,所以相似的设计很少见。
不管是上反下反还是水平,其实都是为了达到期望飞行状态而已,飞机很多时候不是越稳定越好,战斗机的设计正是这一理念的典型表现。

23
发表于 2016-11-16 11:20 | 只看该作者
你们说的理论都太高深了,我们只要知道能飞的起来就行了。至于像大疆的6轴为什么要上反角那么久了也没有人说清楚为什么。

24
发表于 2016-11-16 11: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cd-csy 发表于 2016-11-16 11:20
你们说的理论都太高深了,我们只要知道能飞的起来就行了。至于像大疆的6轴为什么要上反角那么久了也没有人 ...

多轴是纯靠飞控飞的,上反角应该是0度效率最高,任何其他角度都是不科学的。
2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6 11:32 | 只看该作者
snowynight 发表于 2016-11-16 11:10
特定情况采用特定结构。运输机因为要直通式地板无起幅的机舱,大多情况只能采用上翼布局。如果采用升力效 ...

多谢, 这段话,我一定引用到下一版的讲义里面。

26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6 11:36 | 只看该作者
cd-csy 发表于 2016-11-16 11:20
你们说的理论都太高深了,我们只要知道能飞的起来就行了。至于像大疆的6轴为什么要上反角那么久了也没有人 ...


可把下面飞机想象为多轴,突然垂直下坠时,右侧被风吹相对左测更得猛些,可让其恢复水平。
不知道我这个理解对否,欢迎讨论






27
发表于 2016-11-16 11:51 | 只看该作者
payne_pan 发表于 2016-11-16 11:36
可把下面飞机想象为多轴,突然垂直下坠时,右侧被风吹相对左测更得猛些,可让其恢复水平。
不知道我 ...

谢谢指教!

28
发表于 2016-11-16 11: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d-csy 于 2016-11-16 11:56 编辑
纸飞歼轰 发表于 2016-11-16 11:22
多轴是纯靠飞控飞的,上反角应该是0度效率最高,任何其他角度都是不科学的。

但大疆的多轴一直采用一个大约10度的上反,很多做多轴机架的也在纷纷效仿并大赞其上反是一个绝妙的设计。然---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29
发表于 2016-11-16 12:22 | 只看该作者
论坛里有这样的争鸣很好。
30
发表于 2016-11-16 12:26 | 只看该作者
我只对两个图来提个疑问,这图只考虑了机翼的升力。机体的重心是完全不考虑的么?
31
发表于 2016-11-16 13:54 | 只看该作者
payne_pan 发表于 2016-11-16 11:36
可把下面飞机想象为多轴,突然垂直下坠时,右侧被风吹相对左测更得猛些,可让其恢复水平。
不知道我 ...

本质不同。
固定翼:一体机翼,无源。
多旋翼:各旋翼独立,有源,转速/升力时时刻刻在变化,有飞控参与,且主角,不可忽略。



32
发表于 2016-11-16 13:59 | 只看该作者
cd-csy 发表于 2016-11-16 11:55
但大疆的多轴一直采用一个大约10度的上反,很多做多轴机架的也在纷纷效仿并大赞其上反是一个绝妙的设计。 ...

他家其实只有极少数机种采用内倾角设计,具体来说就是 S900、S1000。其它大大小小从 Mavic 到 Phantom 到 Matrice,都是 0°。Inspire 甚至是外倾角。。。


33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6 14:55 | 只看该作者

我设计了实验,可以看到,圆锥下落非常稳定。
[flash][/flash]

34
发表于 2016-11-16 15:15 | 只看该作者
cd-csy 发表于 2016-11-16 11:55
但大疆的多轴一直采用一个大约10度的上反,很多做多轴机架的也在纷纷效仿并大赞其上反是一个绝妙的设计。 ...

“绝妙的设计”出自水军之口。

35
发表于 2016-11-16 15:51 | 只看该作者
payne_pan 发表于 2016-11-16 11:36
可把下面飞机想象为多轴,突然垂直下坠时,右侧被风吹相对左测更得猛些,可让其恢复水平。
不知道我 ...

你这有点幽默了。你这好比说两个人都迎风,一个比另一个站的靠前了一步,风吹他就比吹后面一点的那个更猛一些?是不是很可笑?
空气动力是门学问,不是凭想象的,前人想了几百年已经想的比较清楚了,你为什么不去现学呢?你认为你一个人想几天几月几年的成果,怎么样的天才也不可能比成千上万人想了几百年并且做了大量的实验所获得的成果多吧。
有功夫多看看书,爱思考是好事,但不要做无用功。什么叫科技前沿?那是在前人已知的知识范围边沿上,谁思考发现了新的东西扩大了范围。你还没把已知的东西搞明白,怎么会深入到边沿呢?
所以,有空多看看已知的知识,够深入了,像你这么爱思考又有行动力的人,那是一定会有作为的。支持你

36
发表于 2016-11-16 16:3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上反角对飞机横侧安定的作用,一楼的图当然是错的,十八楼的图当然是对的。但并非所有飞机都必须有上反角,0度上反角或下反角也很多见,正如楼上模友所说要根据机翼相对重心高低及飞机操纵灵活性等诸多因素来决定,毕竟大上反角会大大降低副翼的操纵反应。
耐着性子看完全部视频,觉得主讲人肯定沒当过老师,缺乏讲课经验且语病很多,要多锻炼。讲课中多处把压強和压力混淆了。画出的平板升力流线图是错的,明明是正迎角怎么会有上洗气流呢?平衡和平行是二个概念,又混淆了。翼弦和迎面气流平行是迎角为0度,不是没有迎角,从数学上说0是一个确定的介于正数和负数之间的一个数,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当飞机不运动没有迎面气流时才能说没有迎角。讲座中提到飞机爬升时螺旋桨提供了一部升力也是错误的,只能说螺旋桨拉力克服或平衡了一部分重力。讲座多次提到“抬鼻子”,很不习惯,我们都说是飞机“抬头”。讲座提到“侧面稳定”,其实就是方向稳定,有点生造词汇。有一幅图标为“横测....”,应该是“横侧....”吧。还有机头对着我们,我们的右面是飞机的左面,讲座也讲反了。
总之讲座出发点是好的,但既然要公开要面向初学者就应更完善些。
37
发表于 2016-11-16 16: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觉的上反角可以参考下船体的底板形状,就可以基本理解了。不对之处请大神勿喷!!
38
发表于 2016-11-16 17:04 | 只看该作者
Himalaya 发表于 2016-11-16 13:59
他家其实只有极少数机种采用内倾角设计,具体来说就是 S900、S1000。其它大大小小从 Mavic 到 Phantom 到 ...

看了一下,Phantom很奇特,横向是下反的,纵向是上反的

39
发表于 2016-11-16 17:22 | 只看该作者
徐志满 发表于 2016-11-16 16:33
关于上反角对飞机横侧安定的作用,一楼的图当然是错的,十八楼的图当然是对的。但并非所有飞机都必须有上反 ...

这才是专业老魔友科普

40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6 17:24 | 只看该作者
徐志满 发表于 2016-11-16 16:33
关于上反角对飞机横侧安定的作用,一楼的图当然是错的,十八楼的图当然是对的。但并非所有飞机都必须有上反 ...

多谢你的建议!  我是认同的,一定根据你的建议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