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楼主: robin_bird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虎式金属底盘制作第二季(8.14更新),路轮轴承,弹簧扭杆,测试视频,解决跑偏问题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1:41 | 只看该作者

扭杆停工待料中,,,,给路轮加轴承和铜套

DSC_0021.JPG (83.93 KB, 下载次数: 51)

散件

散件

DSC_0022.JPG (89.16 KB, 下载次数: 52)

路轮一边装入3*7*3的轴承

路轮一边装入3*7*3的轴承

DSC_0023.JPG (79.44 KB, 下载次数: 48)

另一边加入内3外4的铜套,注意塑料轴部分需要磨去3MM

另一边加入内3外4的铜套,注意塑料轴部分需要磨去3MM

DSC_0024.JPG (146.22 KB, 下载次数: 50)

3*40的内六角螺丝需要磨去大概6MM

3*40的内六角螺丝需要磨去大概6MM

DSC_0025.JPG (89.81 KB, 下载次数: 51)

总装图

总装图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22
 楼主| 发表于 2012-7-31 19:23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多看贴不回贴的,唉 更新弹簧扭杆

模仿德国扭杆做了一个....看图

DSC_0026.JPG (126.37 KB, 下载次数: 58)

细节

细节

DSC_0027.JPG (102.78 KB, 下载次数: 56)

整体六角螺丝要拆掉不用

整体六角螺丝要拆掉不用

DSC_0028.JPG (66.25 KB, 下载次数: 60)

接上扭杆的摇臂

接上扭杆的摇臂
头像被屏蔽
23
发表于 2012-7-31 19:2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4
发表于 2012-8-1 01:35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楼主DIY。。。顶帖是动力。。。
25
发表于 2012-8-1 09:51 | 只看该作者
来看扭杆的
26
发表于 2012-8-1 23:45 | 只看该作者
直接用扭杆不是更好吗:loveliness:


[ 本帖最后由 jackcai2008 于 2012-8-2 00:07 编辑 ]
27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00:51 | 只看该作者
这种扭杆有几个问题,1、仅是钢丝从支架穿过,摇臂没并有牢固固定,摇臂会上下摇晃,带来的后果就是路轮承重后会出现外趴。2、由于钢丝的扭动长度仅为车宽部分(可能还要比车宽短),长期使用的话金属容易疲劳,这就是为什么用一段时间后车就趴趴了,使用扭簧长度基本可以自由选择,一般长度肯定比车宽要长,参与扭动的钢丝长了就不容易金属疲劳,更耐用一些。3、钢丝扭杆不容易调整摇臂的角度和反弹力度,只能更换不同直径的钢丝,要么太软要么太硬,扭簧只用调整圈数和扭簧中径就行了。

[ 本帖最后由 robin_bird 于 2012-8-2 00:58 编辑 ]
28
发表于 2012-8-2 02: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8楼 robin_bird 的帖子

错的离谱
29
发表于 2012-8-2 02: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8楼 robin_bird 的帖子

1,摆臂的固定,或者叫承托吧,是靠中间额外加的那条直角型的金属条,中间的孔和摆臂孔形成一条直线,摆臂插入车体的长度大于这2个孔的长度,那么基本就不会外八,或许有一点点,但不是严重,因为这2个孔的距离还是比较远的
2,扭杆的直径可以选的,选型以全车满配的情况下,稍微下压负重轮即可,就算金属疲劳,弹性减少也是可以调整的
3,机米螺丝紧定的情况下,2个问题都不大,包括调整角度和更换稍大的扭杆
4,扭杆好还是扭簧好,你留意了没有,或许你把光轴换成扭杆后你会发现2者之间的区别

早前手机上看还以为是扭杆+扭簧的:em23:
30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0:54 | 只看该作者
381所说的这种扭杆,我第一次制作时就使用了,刚开始还可以,随着使用的时间越长,虚位和弹簧扭力减弱等问题全都出现,于是才模仿德国扭杆进行了制作。好与不好还需要时间验证。话又说回来如果制作成扭杆减震比我这种方案要简单的多。

[ 本帖最后由 robin_bird 于 2012-8-2 12:43 编辑 ]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2: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0楼 hd381 的帖子

还有几个问题,钢丝扭杆减震,扭杆轴向方向并没有限位装置,在受到轴向拉力时仅靠钢丝的拉力,如果越野的话,摇臂的拉杆有可能脱出中间的L型铁片.再者,通过几米螺丝固定这么细的钢丝,几米的接触面太少,而且不平整,高强度越野的情况下,极易发生滑动现向,减震就废掉了.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2:55 | 只看该作者
我的这种减震方式,除了可能扭杆效果不如钢丝扭杆(还不一定),扭簧的变型也是线性变化的.在牢固性和耐用性方面比钢丝减震要强很多.
33
发表于 2012-8-2 13:00 | 只看该作者
你这样搞其实跟恒龙原装是一样的方式,弹簧可换,长度较长,扭力线性比原厂的好。但是跟扭杆比还是有差距,听说德国那套是扭杆加扭簧。
34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3:12 | 只看该作者
我仔细研究过德国的扭杆,其实和我这个差不多,只是固定扭簧的方式有差别.那么粗的钢轴肯定不可能是扭杆,因为这套扭杆是田宫虎王的升级件,田虎根本没那重,如果中间那根钢轴是真正的扭杆的话,田虎根本压不动.实际上还是靠扭簧的实现.不错我的这个是恒龙原厂的改进,但是由于承托加了钢铀,基线很长,所以不会趴趴,扭簧长短的选择也有了很大的空间.下面上田虎王的升级扭杆图.

扭杆5.jpg (106.5 KB, 下载次数: 60)

扭杆5.jpg
35
发表于 2012-8-2 13:2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所谈到的用扭杆带来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结构设计和所选材料到来的问题。
扭杆安装设计不佳会出现虚位、外八之类的状况。从结构上说,大多改造的模型平衡肘处的设计比较简单。扭杆和平衡肘之间应该是通过扭杆轴俩联接的,扭杆轴应在轴向和横向上有很好的定位,扭杆和扭杆轴的联结要可靠。平衡肘相对于扭杆轴的安装角度应该是可调的,这样在实际中可以很方便的调整悬挂的行程,也可以避免使用一段时间后的软脚的问题。在扭杆的取材上也要注意,不是所有的弹簧直丝都能很好的用于扭杆,还要注意其合金成分。
36
发表于 2012-8-2 14:42 | 只看该作者
扭杆材料用65Mn,琴钢丝也可以,不锈钢的不好。

这个我没试过,根据资料和前辈经验得出的:em15:
37
发表于 2012-8-2 15: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ourutopia 于 2012-8-2 14:42 发表
扭杆材料用65Mn,琴钢丝也可以,不锈钢的不好。

这个我没试过,根据资料和前辈经验得出的:em15:

在扭杆上坛子里的SY6831兄最有发言权,他的车是部队采用的,性能应该是接受过严格考验的。我记得以前SY6831兄推荐60硅2锰做为扭杆材料,性能好。碳素钢的性能差点。
38
发表于 2012-8-3 10: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dly 于 2012-8-2 15:33 发表

在扭杆上坛子里的SY6831兄最有发言权,他的车是部队采用的,性能应该是接受过严格考验的。我记得以前SY6831兄推荐60硅2锰做为扭杆材料,性能好。碳素钢的性能差点。

常用的材料好多种呢,60Si2A,70Si3,45GrNiMoVA,60Gr等等,但是业余条件下比较好买到的就没多少了。
39
 楼主| 发表于 2012-8-3 16:53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神呀,论坛神人真是多呀,那几个化学符号都认不全....
40
发表于 2012-8-3 22:18 | 只看该作者
不定是不行的。楼主的轮子是自己加工的,还是外购的。
如果是自己加工,能定制吗?自己想定一套啊:em07: :em07: :em07: :em0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