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北京青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设计了一款无副翼旋翼头结构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2-8-24 11:21 | 只看该作者
LZ这样设计的相位器受不了太大力,飞行过程中很可能整个变麻花...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22
发表于 2012-8-24 11:26 | 只看该作者
确实减小了整体强度啊
23
发表于 2012-8-24 11: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s987654321 于 2012-8-24 10:24 发表
这样其实就跟有副翼头自己改无副翼的差不多,经过两次传达,精度必然没有十字盘直接到桨夹的FBL好



这个正解,传统的FBL个人以为最好。泰世和TDR的形式也不错,但挡臂与连杆有摩擦,要用对材料。雷虎的也不错,和LZ画的是一个意思,但精度要求更高。DFC是SAB及宇宙牌用的,最早是Compass用的,感觉是二个人的担子一个人挑,结果容易过劳死。DFC的特点号称是暴力,俺倒是觉得DFC没法做到温柔优雅,DFC的横轴垫圈必须很硬,否则大桨那一拖二的连杆会受很大的力,结果你懂的。横轴垫圈硬,铰链效果就差,结果你也懂的。大家有机会可以比一下DFC和普通机的横轴垫圈,这个设计是有隐疾滴,估计宇宙牌最终会放弃DFC。
各人观点,说得不对请拍砖。
24
发表于 2012-8-24 12:34 | 只看该作者
都是高手
25
发表于 2012-8-24 18:06 | 只看该作者
:em24:
26
发表于 2012-8-24 23:08 | 只看该作者
其实DFC的暴力主要来源就横轴胶圈硬度的加大,不信大家可以用FBL头换上DFC的胶圈试下,也会有提升效果:em00:
27
发表于 2012-8-26 12: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北京青年 于 2012-8-24 09:06 AM 发表

按说旋翼头三角补正角是0度的话,把大桨夹反装应该也一样。或者控制臂不做成跷跷板形式,把两个球头都做到同侧去,也有杠杆作用。
1137305


推桨前沿和推桨的后沿是不同的。所以大桨夹有不同的装法。
另外,无副翼旋翼头,还存在一个比例的问题,要和十字盘、舵臂长度(舵机安装方式影响)等参数配合。
28
发表于 2012-8-26 12:50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认为,在还没出现全新的旋翼头设计方案之前,FBL从受力、寿命、维护便利性上讲都是目前最稳定、科学的设计,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再去折腾什么DFC啊之类的呢?要么就规规矩矩用FBL,要么就颠覆所有设计折腾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方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