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楼主: 瑶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700新机空中解体,请各位分析原因。有请厂家人员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0-5-7 10:40 | 只看该作者
一般情况,横轴螺丝松脱造成射桨是每支大桨带着一个桨夹飞到几十米外,我这里有个摸友5月2日刚刚上演过,是在悬停时候射桨的,射桨前机身还有抖动的先兆,可惜当时他没有降落检查,事后他自己说飞了几个月的JJ没有保养过,半年前也是这位摸友的亚托600N炸机,当时是有双桨现象,降落后调整再飞,飞着航线也是砍尾管炸机,事后分析估计是再次装球头扣没有装好。
看录像分析应该是大桨失去正常的支撑砍尾管,现在来说球头扣质量问题或者LZ没有安装好就很难说的清楚,这样的转速炸下来很多部件已经事故后造成的损伤,不好分析啦,只能希望LZ好运气,修回去的JJ性能还不错。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42
发表于 2010-5-7 10:42 | 只看该作者

勤检查是个好习惯

因为是给儿子飞,所以对安全更重视一些(亲儿子啊,呵呵),我的600每落必查,在确定所有螺丝都上过胶的基础上,陆续检查出横轴螺丝松动,旋翼头控制臂球头松动,机身螺丝松动等隐患,感觉球头扣磨损是有一些,不过还没有到换的时候。
43
发表于 2010-5-7 10:50 | 只看该作者
留个记号,一会慢慢看,
44
发表于 2010-5-7 11:02 | 只看该作者
悲剧啊射奖了啊,应该是螺丝震动松了,才出现这个问题
45
发表于 2010-5-7 11:03 | 只看该作者
我用比较客观的角度来看这次的事件,也是一种经验分享,提供参考:
从影片中看来,直升机是在机体前进时,忽然一个头朝下,接著瞬间拉升后分解的,分解的原因我判断是主桨砍尾管,之后强大的撞击力道、撕扯力道把球头扣给弄坏。
以上是我个人对此影片的判断,接著讲述一下我自己砍尾管的经验。

我砍过尾管的直升机有翼手龙50、JR Airskipper90,见过别人砍过的有JR Vibe90、Hirobo sdx等等,通常都是在剧烈「升舵」时砍中的。

分享我自己的经验:
翼手龙50刚推出时是黑色的横轴橡胶,之后为了3D飞行做了蓝色70度与红色80度两种,剧烈3D要用80度红色,那橡胶明显的硬,但是会老化,对我来说红色橡胶依然是不够用,所以事后我用塑钢车削了完全硬的横轴塑胶,机体更灵活,但是转速低于1550转就会严重点头。
我印象中,砍尾管的那一次橡胶应该是蓝色的,而且飞行了很长一段时间,横轴橡胶软化加上剧烈的升舵,旋翼摆荡过度就会砍中尾管,下场当然是凄惨!

JR Airskipper90砍尾管事件,原因也是相同,当时推出这台直升机时,大家都认为他是标榜F3C用,实际上他也可以3D飞行,而且很灵活,这也是我相当喜欢的日系直升机之一。
砍尾管的那一次,是在一次赛前练习,其实在那之前我用这台直升机参加过F3C的比赛,事后就很少碰这直升机,直到两个月后的3D赛,我只把平衡翼换掉,其他都没改,包括以4个O环组成的横轴橡胶组。
原本练习时都没什么问题,但是在赛场上练习时,人很多,或许是因为人来疯,打舵比平常更激烈一点,一个钟摆特技就让我砍中了尾管,运气比较好的是只有削掉一层铝皮,尾管没断,安全降落。

之后看到别人飞行砍尾管,绝大多数都是严重打升舵造成的砍尾管,别以为你用手压横轴力量没这么大,飞行时的摆荡比想像中大一些。
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桨太软,那更会加重击中的危险性。

喔~对了,还有一次是去年发生的,我用Hirobo SDX测试时敲中尾管,但是没有受伤,直升机是新的,发动机也是新的,怎么会这样呢?
分析原因出炉,因为发动机是新的,所以调整比较富油,我是主张磨合引擎时不要浪费燃料,所以会在磨合引擎时做特技,这次砍尾管的特技是「撞墙」(可以参考Alan教学视频中的撞墙特技),高速飞行后,猛啦一个升舵,然后负螺距打到底让机体瞬间煞住,机体好像撞墙一样。但这次撞墙特技让我砍了尾管,原因是我瞬间拉升舵时,很明显感受到引擎的转速下降的严重,转速降低让主桨无法完全伸直,因此敲了尾管一下,还好拉升后马上打负螺距,不然肯定要砍尾管。

防止打尾管的方法:
1.定期更换横轴橡胶。
2.引擎要在最佳状态,让转速能够完全维持,保证主桨能够完全伸直,尚未调整出最佳性能的引擎,在做特技时容易转速下降,造成离心力不足,主桨无法完全伸直。
3.某些特技尽量不要做,例如剧烈的升降舵来回打,晃动的频率一次又一次的增加,摆荡角度越来越大,是很容易砍尾管的。
4.主桨一定要锁紧,锁紧的定义不是锁死,而是锁紧后,把机体侧向,并且恍动机体,主桨不会垂下的松紧度为标准。
5.选用硬度够高的桨。
6.避免副翼升降同时打到底,在某些遥控器没有Swash Ring功能下,会瞬间造成十字盘干涉,使转速下降(如果你角度调整过大的话)
7.避免集体螺距全开时,把升舵打到底,一个很大的集体螺距损失的转速已经很多,加上很大的升舵产生的循环螺距损失更多,转速下降,很可能主桨无法伸直,当你变螺距时,就容易敲尾管。你试著把主桨往后折10~15度,然后再打螺距看看,你会发现主桨的末端很靠近尾管,这是可能发生的。


以上是我对砍尾管的一些经验与分析,仔细看看,你有没有我说的这些现象,如果有,请改进操控或者组装、调整的方式,任何一架直升机都经不起这样的考验,包括日本名厂都是,当然也包括亚拓。

欢迎有经验的玩家补充说明。
46
发表于 2010-5-7 11:04 | 只看该作者
另外,有人提出射桨,射桨有两种,下场大不同:
1.桨太差,从根部裂开,或者从主旋翼夹座裂开,这种下场很惨,因为只剩下一边旋翼,重量不平衡,肯定在空中解体或者打成一团。

2.横轴螺丝没锁紧,整个桨夹喷飞,这就幸运一点,两桨会瞬间分离,机体就像是竹蜻蜓失去了桨叶一样,瞬间失去动力,自由落体后的结果,就要看姿势,还有RP如何了!(5i上有个射旋翼夹的视频,大夥可以找找)。

但我认为,这次的事件是砍尾管,并非空中射桨。

[ 本帖最后由 chance_rc 于 2010-5-7 11:09 编辑 ]
47
发表于 2010-5-7 11:05 | 只看该作者
看录像启动前,桨很松。摔机前,飞机有一个头倾的过程,然后拉副翼抬头补油,这个过程机体空中姿态几乎是V字型,可以想象升降舵的舵量很大,桨的转速会由快变慢再快,如果桨上的太松,就和录像启动前桨会扭,达到尾管就解体了,除了上面其他模友的分析外,这个也是一个可能性。
我曾经有一次飞行中球头扣松脱,当时和楼主一样是航线中,不过机体是严重抖,然后飞行很难控制,因为送掉的那个桨在相对转速高的区域由于风阻始终是保持0度状态,另外一个桨起作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升降打足,飞机也不会立刻有抬头反映的。
48
发表于 2010-5-7 11:05 | 只看该作者
从视频看  的确是大桨砍断了尾管  又没有做过大的机动    LZ发现的球头口可能是直接原因

球头口一方面可能是出场质量问题,再一个就是油机震动大、燃油有腐蚀性,球头口经过一段时间的飞行就要更换,以前也看过一些帖子指出700N 600N的飞机自己更换了 Hirobo 或者 JR的 扣

LZ不要太难过 找到原因就好   再一个劝楼主保持飞行距离   以前洗萝卜的机壳罩内就有一个标签,上面明确指出15米外站立,无论是航线还是3D都应该保持良好的习惯,飞机是小,人命关天。

航模不是玩具, 不说了,肯定有人觉得唠叨了

又想到一个问题   你的桨和胶圈硬度够吗  看你回头做了一个猛的拉升动作  但如果这都能够砍到  暴力3D不把自己砍碎啊

[ 本帖最后由 garfieldhummer 于 2010-5-7 11:13 编辑 ]
49
发表于 2010-5-7 11: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hance_rc 于 2010-5-7 11:03 发表
我用比较客观的角度来看这次的事件,也是一种经验分享,提供参考:
从影片中看来,直升机是在机体前进时,忽然一个头朝下,接著瞬间拉升后分解的,分解的原因我判断是主桨砍尾管,之后强大的撞击力道、撕扯力道把球 ...


学习  看来操作的手法也很关键   

难怪YT出了3D用了硬质套筒
50
发表于 2010-5-7 11:20 | 只看该作者
LZ:em24:
我只见过450解体,还没见过700解体,是啥滋味喃?:em15:
51
 楼主| 发表于 2010-5-7 11: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hance_rc 于 2010-5-7 11:04 发表
另外,有人提出射桨,射桨有两种,下场大不同:
1.桨太差,从根部裂开,或者从主旋翼夹座裂开,这种下场很惨,因为只剩下一边旋翼,重量不平衡,肯定在空中解体或者打成一团。

2.横轴螺丝没锁紧,整个桨夹喷飞, ...


感谢您的热情回复,并且码了那么多的字,我想这对任何新手都是有帮助的。
但这个航线,是决不至于导致桨面压力大到砍尾管的。视频上炸机前飞机上下有个飘忽过程,据飞手本人说,这个时候已经失控了。考虑到一刹那事后不容易回想,就算是受控,这个上下幅度也是不大的。视频里还需要排除摄像机抖动的问题。
从现场观察来看,飞机几乎是平飞(并且不是很快)的过来,上下稍微晃了一下就突然打成一团了。
再请注意,打尾管之前,飞机已经剧烈侧倾了。这不可能是操作造成的。
对您的回复,再次感谢!
52
发表于 2010-5-7 11:22 | 只看该作者
感觉飞得也不是很暴力额,咋就挂了呢?奇怪啊。
如果这样都能解体的话,那么四位钟摆之类的暴力动作又怎么胜任呢?纳闷啊~~
53
 楼主| 发表于 2010-5-7 11: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凤翅天翔 于 2010-5-7 11:05 发表
看录像启动前,桨很松。摔机前,飞机有一个头倾的过程,然后拉副翼抬头补油,这个过程机体空中姿态几乎是V字型,可以想象升降舵的舵量很大,桨的转速会由快变慢再快,如果桨上的太松,就和录像启动前桨会扭,达到尾管 ...

桨上得不算太松的,最起码倾斜飞机,大桨不可能会动。
54
 楼主| 发表于 2010-5-7 11: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arfieldhummer 于 2010-5-7 11:05 发表
从视频看  的确是大桨砍断了尾管  又没有做过大的机动    LZ发现的球头口可能是直接原因

球头口一方面可能是出场质量问题,再一个就是油机震动大、燃油有腐蚀性,球头口经过一段时间的飞行就要更换,以前也看过一 ...

确实,没有做过大的此动作。
需要关注的是,炸机之前先上下飘忽了一下,然后是侧倾。这可以证明砍尾管之前,已经不正常了。
您所说的问题,我今后一定注意。
感谢您的回复!这种话,再多都不嫌啰嗦。
55
发表于 2010-5-7 11:34 | 只看该作者
既然要分析,那我就多说一点自己亲身的经验,亚拓的球头扣,我认为是很好的材质,这么说肯定有人拍砖,但是得先知道为何我认为他的材质还不错。
论球头扣,各家厂牌的球头扣都是自家制造的,材质也都大不相同。
JR的球头扣是一种软性塑料,与K&S的球头扣很类似,优点就是耐磨,缺点就是普遍做的很紧,必须得用球头刨刀来修整出适当大小,置于适当大小是什么标准?每个人心中的尺都不同,我的标准是一定要松,甚至要有一点点几乎感觉不出来的虚位,所以我的JR球头扣都要修整很多次才能达到标准。
Hirobo与雷虎、亚拓的球头扣材质很类似,耐磨度也都差不多,不同的是,亚拓的球头扣几乎不需要修整(250除外)就可以有适当的尺寸大小,我个人觉得很方便,因为整台直升机加起来的球头扣,光修整要耗掉一上午的时间。

说了不知道各位信不信,即便是磨损,也大多是金属的球磨损,塑胶球头扣反而比较少,这道理我也不是很清楚,但事实证明确实如此,避免磨损的方式就是定期把球头扣拆下,用酒精、棉签把球头内的油泥、灰尘清除乾净,如此可避免磨损的现象发生。
当然,出现磨损时还是得更换。


球头扣我从来没有飞行中脱出或者断裂,断裂的情况都是我在组装时的错误。
举个例各位一定很容易体会,通常调整双桨时,尽量调整至一致是最终理想,但有时偏偏就是差半圈,这种情况大家一定遇到过,我曾经想把我的JR Vibe90SG调整致完全水平,就差半圈,我就把球头扣转半圈,我们都知道球头扣有正面与安装面的分别(正面孔小,安装面大),当我打算把球头扣从正面装入时,用球头钳施力,通常会很紧很紧,但是咔的一声就会装入,但不是每一次都成功,10次有3次会失败,咔声出现了,但球头扣裂开了,如果你有类似作法,装入后一定要重新检查,4月中我测试JR Vibe90SG时,就因为弄坏一个球头扣而无法继续进行。
只有一次差点发生意外的是球头螺丝松掉,适时检查发现,没造成意外。

碰到材质很差的球头扣,只有曾经买过一个内地生产给600用的无平衡杆旋翼头,那球头扣真的就蛮差的,上海的朋友飞到连杆都飞出去了也不知道。

我的700N就是示范组装那一架,到现在至少也200趟次以上,球头扣依然没换,有虚位,但是你要徒手拔起还有点难度,那估计不会在飞行中脱出吧!

以上是我的小小心得分享。
56
发表于 2010-5-7 11:36 | 只看该作者
关键在于,砍尾管之前已经是失控了`
不是自己刻意做这样的大俯仰动作导致砍尾管`
应该探讨的是,失控之前发生的事`
57
发表于 2010-5-7 11:41 | 只看该作者
看了2遍,也想不出是什么原因:em17:
只是从中吸取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1. 经常检查飞机;
2.不要太暴力飞行;
3.飞得离自己远点。
飞行只是休闲、娱乐,不是追求某种目的。开心、安全就好!
58
发表于 2010-5-7 11:45 | 只看该作者
沈阳模友发来唁电:em00:
59
发表于 2010-5-7 12:03 | 只看该作者
南京全体模友表示默哀……:em25:
60
发表于 2010-5-7 12:21 | 只看该作者
妈呀,吓死人啊。。。。。我在面前瞬间起飞啊,要是瞬间爆掉,那我不是挂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