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楼主: 小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决定自己做个可变螺距的4轴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0-8-12 18:11 | 只看该作者
厉害很!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62
发表于 2010-8-12 21:37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个。。
63
 楼主| 发表于 2010-8-20 15:43 | 只看该作者

抽时间做了一个测试升力的平台





4 个全桥压力传感器,2组双通道24bit AD

为了提高精度,用电池供电,通讯口是全隔离的

本来打算买一个现成的电子秤,但是发现带通讯口的都太贵了,就上淘宝买个4个传感器,自己做一个

用4个的目的,是除了能测量垂直升力外,还能在系留实验中,验证滚转克服能力

通过数据线将升力平台和飞机连到一起,就可以形成闭环升力测试了
64
发表于 2010-8-20 16:23 | 只看该作者
好.又見明天.支持你
65
发表于 2010-8-20 16:25 | 只看该作者
超級.極道關注
66
发表于 2010-8-20 22:08 | 只看该作者
目前只能看看!文化水平低:em16: 再看天书呢!:em15:
67
发表于 2010-8-21 00: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n4294 于 2010-8-20 22:08 发表
目前只能看看!文化水平低:em16: 再看天书呢!:em15:

才知道是天书,谢谢楼上的提醒。
68
发表于 2010-8-23 00:58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楼主,创意很好,可变距四轴相信是很稳定的,响应也更快,如果成功特技动作将成为现实,到时候就不会像现在的四轴这么乏味了!希望楼主突破四轴的传统驱动方式!
69
发表于 2010-8-23 16:54 | 只看该作者
:em15: 支持
70
发表于 2010-8-26 01:45 | 只看该作者
吹。使劲吹!!!!!!!!!!!!!!!!
71
发表于 2010-9-7 15:43 | 只看该作者
赞个先
72
发表于 2010-9-12 15:05 | 只看该作者

我捽

原帖由 xo 于 2010-8-26 01:45 发表 吹。使劲吹!!!!!!!!!!!!!!!!
百家樂嗎?那我捽五條A.頂帖主.再上多些細節圖
73
发表于 2010-9-21 22:22 | 只看该作者
很强大!受用了!
74
发表于 2010-10-3 18:18 | 只看该作者
停了嗎!継續啊高手.等看你的
75
发表于 2010-10-6 11:58 | 只看该作者
不得不服
76
发表于 2010-10-14 16:06 | 只看该作者
期待继续直播啊,牛人!
7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22:25 | 只看该作者
最近被两个电机的转速同步问题卡住了,两个马达和电调都用的是傲翔,不知道是无刷马达的通病,还是傲翔的有问题

网上查了很多资料,都说无刷电机的电压和转速应该是线性的

但是我用的就死活不是线性的,如果只是简单非线性也就忍了,用曲线函数分段拟合再加PID就好,但是这个东东的转速曲线居然是台阶的!

真是太诡异了,有懂行的能给指点下吗?

蓝线是线性增加的控制脉宽
粉线是对应的转速,有一个阶段,脉宽增加,转速不增加,过了这个阶段,转速上升,到下一个阶段又开始持平

转速曲线.jpg (49 KB, 下载次数: 81)

转速曲线.jpg
78
发表于 2010-10-16 01:3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跟电调使用的单片机的脉宽采样精度和控制精度有关,普通的单片机是8bit采样精度,实际控制电机的油门值有255个台阶,即2的8次方-1,更高精度的有10bit,16bit甚至32bit,采样精度依次递增,越细腻,越逼近直线;对电机的控制精度跟以上类似。从图上看,控制脉宽是8bit的精度,但是电调的控制精度远远低于8bit,只有4bit,这个基本上可以归结成单片机输出控制MOS管的SPWM波产生的方式问题,有可能是用软件方式产生PWM,也有可能是在控制算法中为了处理速度牺牲精度做了优化。
电机的转速同步采用目前的通用电调基本不可行,主要原因有3:
A-电机制造差异,包括线圈松紧程度,磁钢材料个体差异,在同样的驱动功率下,几个电机转速误差+-10%很正常。
B-通用电调的单片机计时精度受温度影响,所有电子器件都有温度特性,使用内置振荡器的单片机温度特性最差,计时误差超过5%;使用外部陶瓷晶振的稍好,工作温度范围内全程计时误差在0.5%左右;石英晶振较优异,计时精度可以做到几百个ppm甚至0.几个ppm。
C-通用电调的转速都是开环控制,本身不具备转速检测功能,无法与其他电调胁从,此条致命。

[ 本帖最后由 fly_snail 于 2010-10-16 03:09 编辑 ]
7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6 15: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ly_snail 于 2010-10-16 01:33 发表
这个跟电调使用的单片机的脉宽采样精度和控制精度有关,普通的单片机是8bit采样精度,实际控制电机的油门值有255个台阶,即2的8次方-1,更高精度的有10bit,16bit甚至32bit,采样精度依次递增,越细腻,越逼近直线;对 ...

谢谢这位大侠啊:em26: :em26: :em26:
看来就是这个问题了,我用ESKY的电调和马达也做了一次试验,结果也是一样
本来我以为是我的PWM输出精度不够,后来测了一下,我的输出步进精度是5us
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自己做电调来解决了
下图是ESKY的转速曲线,但是ESKY的马达明显比傲翔的温升慢,在空载的时候,到29度左右就温升很慢了,但是傲翔的很快就能上升到38度,随着温度上升,傲翔的电机转速下降非常严重,而ESKY的下降就不严重,看来大厂货和山寨货还是不一样啊
如果自己做电调,就不用PWM控制了,可以直接数字控制,这个问题应该就容易了

ESKY.jpg (38.66 KB, 下载次数: 88)

ESKY.jpg
80
发表于 2010-10-19 15:22 | 只看该作者
高手莫停下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