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楼主: axnzer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PM看上去不错,尝试做一套

  [复制链接]
841
 楼主| 发表于 2014-2-18 18:55 | 只看该作者
点击查看详情
?firsttime=129[/media]
资料汇编:
MantaRay
4X直升机旋翼,拼装油动四旋翼飞行器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主题

  • 没有相关信息
  • 没有相关信息
  • 没有相关信息
842
 楼主| 发表于 2014-2-19 08: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xnzero 于 2014-2-19 08:29 编辑

APM-Phantom内部软硬件全面升级之后,测试各种模式的飞行。
仔细校准罗盘之后,飞行效果良好。
测试定点、回家模式,状态好。

首次测试关控返航。
关控之后,有2秒左右延迟,自动进入RTL模式,开始回家动作。
测试3次,状态好。

测试RTL过程中重新开控。
模式开关杆不改动时,RTL模式能够保持继续。
油门摇杆位置不移动时,升降无影响。

测试增稳模式之外的其他模式解锁、起飞。
操作手感变得和DJI-Phantom极为相似。
尤其是改为使用外置罗盘之后,水平转动的动作手感变得和DJI完全一致。
DJI         APM
姿态模式--定高
位置模式--定点
回家模式--RTL


843
 楼主| 发表于 2014-2-19 16:39 | 只看该作者
APM-Phantom使用内部罗盘,在油门到顶的时候,在大电流、大磁场的影响下,角度测量误差超过45度。
换用外部罗盘,角度误差立即减小到最多2度。
效果立竿见影,偏航操纵变得干净利落。

310 内部罗盘.jpg (115.67 KB, 下载次数: 66)

内罗盘误差

内罗盘误差

311 外部罗盘.jpg (128.86 KB, 下载次数: 58)

外罗盘误差

外罗盘误差
844
 楼主| 发表于 2014-2-19 16: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xnzero 于 2014-2-19 16:48 编辑

DJI的E300套件中的电调,电源线是一根,底线做屏蔽层,产生的磁场小得多。
因此,全金属乾坤圈六轴使用内建罗盘基本能够满足需要。

在室外,运用超声波测高,进行各种地形的跟随实验。
跟随成功。
需要根据各种需要调整跟随性的灵敏度。
下次调大一些试试。
顺便测试3次RTL自动返航,落点偏差都不足1米,很满意。

增购电动起子一只:宜家品牌,做工精细,配件齐全。




312 电动螺丝起.jpg (87.5 KB, 下载次数: 71)

312 电动螺丝起.jpg
845
 楼主| 发表于 2014-2-20 17:39 | 只看该作者
对比测试APM飞行模式中的“简单模式”和“超简单模式”。
“超简单模式”下,前后左右是相对起飞点的GPS位置而言。
理论上,只要拉杆,就能从“任何方向”飞回起飞点。
只要横推,就可以使飞机绕着自己转圈。

拉杆测试效果很好,飞机越过头顶5~10米之后,会筷素改变倾斜方向。
即;保持拉杆,飞机会在头顶在水平面内荡秋千。

横推产生的绕圈效果一般,转的圆圈不圆。
估计可能是因为绕圈半径不够大,在GPS定位精度的影响下,圆圈不圆。
估计如果距离达到20米以上,圆圈会比较圆。



846
发表于 2014-2-21 09:30 | 只看该作者
再顶一个

847
发表于 2014-2-21 15:59 | 只看该作者
过年忙了好一阵,没来看~楼主回来天天看你了,一口气看完最近的更新!只能说,好爽!!!
848
 楼主| 发表于 2014-2-21 21:44 | 只看该作者
资料汇编:
3.3V功率管烧掉之后的修补方案;
http://bbs.5imx.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98273


前一段时间手上的APM2.52突然不能够连接Mission planer,论坛上也见到不少模友遇到这个问题,使用万用表测量了一下PESI芯片的3.3v输出引脚的电压为零,于是在网上淘了几片TPS79133DBVR芯片,但是换上以后仍然是电压输出为零,实在是找不出原因了,今天索性找了一个AMS1117-3.3V电源模块接了上去,结果问题立马迎刃而解,地面站连接成功!改动方案如下(比较难看,不过电源模块为800MA的,妈妈再也不用担心烧芯片啦)



849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17:50 | 只看该作者
大风3~4级。
外场测试 APM-Phantom的定点模式+超简单模式。
保持横滚侧推杆,终于慢慢地绕着自己飞了一整圈。

回家模式3次,成功降落,然后在大风中侧倾。
关控测试一次,到3米高度时,开始一边降低高度,一边横漂。
最终向右后方向横漂5米落地,然后侧倾,因为遇到土堆,翻扣。
APM自动进入翻扣保护状态。

MD塞斯纳测试。
彻底切掉罗盘。
手动模式、线传A模式正常,无明显差异。
比较意外的是,回家模式竟然也正常。



850
发表于 2014-2-23 18:24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个
851
 楼主| 发表于 2014-2-24 23:22 | 只看该作者
资料汇编:
起落架
http://bbs.5imx.com/bbs/forum.ph ... &extra=page%3D1

20120606_9dfb432865ef1ed655a2gvVJ40pv3u4p.jpg (80.61 KB, 下载次数: 47)

20120606_9dfb432865ef1ed655a2gvVJ40pv3u4p.jpg
852
发表于 2014-2-26 14:32 | 只看该作者
LZ太棒了,过程很仔细,记录也很丰富!敬佩!
853
 楼主| 发表于 2014-2-27 21:40 | 只看该作者
1,大尺寸油机首飞
2,后三点起落架首次起降

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阴天,小风1~2级。
测试汽油固定翼飞机。

50毫升汽油机,2.4米翼展,全机玻璃钢,后三点起落架。
顺利起飞,飞行中有瑕疵,能保持航线飞行。

1,滚转操作迟钝,且滚转量很小,转向主要由方向舵实现。
原因是:
(1)为了首飞稳妥,遥控器输出量限制在-35%~+35%。
(2)机翼上反角较大,本身对横滚有衰减效果。

2,俯仰操作迟钝,动作不明显。
原因是:遥控器设定输出-40%~+40%。太小了。

3,飞行中机身姿态上仰,有点油门就爬升,要维持高度就得关小油门。
因为是油机首飞,担心发动机停车,不能放心大胆地维持小油门怠速。
高度控制有点纠结:爬升很轻松,下滑很不放心。
原因是:
(1)在地面校准机身水平的时候,为了稳妥,机屁股抬高不足,因此飞机总是保持仰头姿态。
(2)对汽油机的脾气不够熟悉。应该多花时间,多在地面试车。直到能够熟练判断油门和转速的对应关系。直到能够准确判断停车之前的发动机声音特征。这需要经验的积累。

在以前设定飞行模式混控时掌握的双通道混控技术,用在了今天的油门停车设定。偶得之喜。
需要在以后学习一些遥控器缺省的油门停车设定方法。

一次中等高度通场之后,顺利下滑,接地略重,前起落架脱落,断桨一根,接收机天线擦断两段。
起飞前就已发现主起落架固定不好,但预估到损失及修复难度不大,因此,商量之后,继续试飞。

80毫升汽油机,3.2米翼展,双尾撑大飞机,前三点起落架。
基本上就是泡沫猎鹰的俄罗斯表哥。
因开始下雨,未能来得及首飞。


854
 楼主| 发表于 2014-2-28 10:25 | 只看该作者
50CC汽油机飞机。
机身有点重,但强度一流。
以前都是用弹射起飞,开伞降落,所以起落架比较仓促比较粗糙,前后都比较简陋。



313 50毫升汽油机.jpg (126.03 KB, 下载次数: 56)

313 50毫升汽油机.jpg
855
 楼主| 发表于 2014-2-28 10:27 | 只看该作者
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大红袍。


314 80毫升汽油机.jpg (141.38 KB, 下载次数: 34)

314 80毫升汽油机.jpg
856
 楼主| 发表于 2014-2-28 10: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xnzero 于 2014-2-28 10:33 编辑

路不好
陷车了
不很深
推出来

平路上
加点油
漂移了
比较爽

这个车挺不错
放进去一架50cc汽油大飞机、两架泡沫机、三箱设备、一堆工具、三条大汉。
后备箱不仅空间大,开口大更重要。



315 陷车.jpg (190.4 KB, 下载次数: 43)

315 陷车.jpg
857
 楼主| 发表于 2014-3-1 12:37 | 只看该作者
测试别人的MD赛斯纳。
降落中,习惯性推一点油,拉一点杆。
机头向下,炸断电机轴,无其他损失。

问题:
生手的时候,操作之前都会先想想动哪跟杆,怎么动。动作反应慢。
手熟练之后,建立了基本的直接性的肌肉反应。就像骑自行车,胳膊腿会自动处理转弯。
手熟练之后,接地之前,就会习惯性地推一点油,拉一点杆。

那么,熟手再去使用日本手操作,飞行中问题不明显,降落中,状态改变快。
推油实际上是在推杆低头,拉杆实际上是在收油。于是机头大角度朝下冲了。

858
 楼主| 发表于 2014-3-1 13:42 | 只看该作者
50小红,油门数据记录:
切断:-105
怠速:-51
最大:+90

EndPoint
副翼:+/-35   增加为+/-70
升降:+/-40   增加为+/-90
油门:135 60 105 135 改为 135 90 51 135
THR CUT:
act  OFF
pos 0%
sw  SH

调整之后的油门:
切断:-77
怠速:-50
最大:+90



859
发表于 2014-3-1 14:5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
860
 楼主| 发表于 2014-3-1 17: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xnzero 于 2014-3-4 16:17 编辑

小风1~2级。
泥巴场地。

感觉自己降落的水平还是不够,还做不到稳定地做出飘降,所以,今天练习4个电的MD塞斯纳飘降。
飘降成功率基本达到65%左右,有一点手感了。接地点位置控制还不够精确。

顺便测试新更换回来的GPS模块。
绕圈和回家模式工作正常。

顺便练习小半个电的手动模式。
两次状态控制不住,切入线传模式,顺利恢复。
一次深失速,高度勉强够用,连滚带爬地恢复。
有一次测试俯冲和筋斗,拉松橡筋,机翼大幅度移位。切入线传之后,姿态控制仍然不好,赶紧降落,低空跑偏撞土石,断桨一根,无其他损失。换桨之后继续飞3个电。




316 泥巴场地.jpg (137.15 KB, 下载次数: 44)

316 泥巴场地.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