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楼主: Y0UT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卡诺带你做测试】——EDF 电涵道性能试验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2016-7-21 23:05 | 只看该作者
hmmwv 发表于 2016-7-21 22:45
确实是一号。跟民航业内的朋友再次核实过。国内的客机,不管装的是GE,CFM,PW,还是罗罗,额,还有IAE,加 ...

噢噢!谢谢指导!那看来我们部队用的跟民航不一样~只是从业前培训说目前国际上通用JF No.3。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122
发表于 2016-7-21 23:42 | 只看该作者
看回帖学习不少
123
 楼主| 发表于 2016-7-22 11: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0UT00 于 2016-7-22 14:01 编辑
b122350 发表于 2016-7-20 10:13
2个问题,第一:要做一个设备的测试,研究人员应该使用,且具备对此设备长期使用的经验,楼主对涵 ...

1、不看数据所以你不清楚为什么推力只有1.2kg;请注意大气压力80kPa;测试地点海拔2000米,空气密度只有标准大气压的80%,请先弄清楚空气密度对推力的影响;此外你没看到我的推力测试装置,不用臆测。
2、测到70%油门要不要再往上测是个人意愿,至少我觉得已经没有那么必要了,
(1)5%-70%范围内,所有参数的分布都有明显规律,我不指望在后面30%出现阶跃。
(2)即便70%-100%范围出现阶跃了,无论效率高了还是低了,推力提高多少,我也不会把飞机放到那个油门下去巡航,你会么?


124
 楼主| 发表于 2016-7-22 11:36 | 只看该作者
hmmwv 发表于 2016-7-2 14:13
容我小道歉下,我实际上没把所有楼的帖子全看完就开回了。

LZ的求证精神是值得敬佩的。不过 ...

感谢支持和理解,最近也想了很多,无论什么态度,对于爱好而言,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125
 楼主| 发表于 2016-7-22 11:38 | 只看该作者
hmmwv 发表于 2016-7-2 14:23
补充一点,涵道风扇在高海拔环境的效率衰减幅度远效率螺旋桨,因此在高空涵道风扇能够压倒性的由于螺旋桨 ...

之前忘记说明,以为各位通过大气压和空气密度能够看出,本次测试恰好是在高海拔地区进行的;测试地点海拔2000米。

126
 楼主| 发表于 2016-7-22 11:39 | 只看该作者
hmmwv 发表于 2016-7-2 14:47
最后感慨一下,哥们我真**要膜拜一下你!期待你的动推力测试,我很想知道具体的测试原理!!! ...

后续测试时间上总体要后延了,最佳工作比较忙,前段时间出差去了无人区,连手机信号都没有,所以也没有及时回帖,好在现在回来了。

127
 楼主| 发表于 2016-7-22 11:42 | 只看该作者
西藏鹰 发表于 2016-7-15 04:23
楼主,你这样测量是否严谨?只用几块电池来测?你是否考虑到电池的电量会下降?举个例子,你从油门5%开 ...

这个之前有考虑过,事实上我是每2个油门开度用一块电池,都是充电到22.8V,测试可以不用连续进行啊

128
 楼主| 发表于 2016-7-22 11:48 | 只看该作者
hmmwv 发表于 2016-7-2 14:41
这个问题,我大胆猜测一下,会不会是涵道前面并没有一个稳定段导致?

LZ布置的采样点,在PVC管的入口 ...

这次测试,入口段的误差必然存在,但是什么样的数量级还需要讨论;
出口段事实上不存在太大的问题,延程阻力和局部阻力都在可控范围内;尾管长度无论多长,其实都可以不用担心,测点位置在涵道出口10cm左右,至于测点之后,动静压转换无论怎么转换,已经不需要去关心,那已经远离测量面了;毕竟伯努利方程式永远成立的。
热线风速仪我这里有,但是型号太老,测试头体积也比较大,反而影响流场。
使用皮托管测量当然要测动压和静压,不如算不出速度来的。

129
 楼主| 发表于 2016-7-22 11:53 | 只看该作者
Kaneki汐 发表于 2016-7-16 00:12
楼主物理功底扎实!牛逼!理论基础着实让人佩服。

但话说回来。。居然能得出涵道效率比螺旋桨高这种结论 ...

涵道比螺旋桨效率高,这个是既定事实,不是理论推导的结果,是试验结果,也是被普遍认同的;但是我们这里讲涵道效率高,不是说使用涵道的时候整机效率高,而是涵道能更有效的把电能转换为空气的能量;但是空气的能量有没有被航模充分利用?事实上低速条件下是没有的;航模大部分是在低速环境下飞行,这个时候普通螺旋桨反而更有优势。

130
 楼主| 发表于 2016-7-22 11:56 | 只看该作者
纸飞歼轰 发表于 2016-7-4 01:51
涵道将电机输入的机械能转化为动能的效率高于螺旋桨。但是涵道将大多数动能给了空气而不是给了飞机。所以说 ...

哈哈,您算是用通俗的话解释清楚了日常现象与理论结果矛盾的地方

131
 楼主| 发表于 2016-7-22 12:48 | 只看该作者
freedom_liao 发表于 2016-7-7 08:20
楼主能不能给个书单?

《空气动力学基础 》徐华舫《流体力学》 这两本书随便哪一个版本都可以,主要是把基本概念掌握清楚,其中涉及微积分推导的部分可以不用太深入
上面两本二选一,目的都是把基础知识和概念搞清楚
《工程热力学》 这个随便了解一下即可,有助于理解和领悟,没空的话也可以不看。
——————————————————————————————————————————————————
《模型飞机的翼型与机翼》
《无人飞机空气动力学》朱宝鎏  这本写的很好,很多东西简单明了。
这两本偏向于实用型,等你想设计一架飞机的时候,里面很多东西值得参考,当然,如果没空看的话,可以看《无人机空气动力学》,不懂的地方再带着问题去前面的基础课程理解找答案。
————————————————————————————————————————————————————————————————————————————
最后就是
《飞机设计手册》一共有10多部,全当工具书和字典来用。




132
 楼主| 发表于 2016-7-22 12:48 | 只看该作者
PUG 发表于 2016-7-20 03:47
LZ,该出来匡正了。

我回来了

133
 楼主| 发表于 2016-7-22 12:58 | 只看该作者
shijiamoni 发表于 2016-7-19 10:37
lz折腾理论的耐心可佳,这个果然测的是涵道的效率,不过我感觉lz做的不过是更像去验证你的效率公式,除去电 ...

效率远接近不了1,损失包括涵道内的局部阻力和沿程损失,还有容积损失(叶轮机内部的高压区和低压区之间的回流、泄漏)等等;当然,一般任何机械都会有一个效率最佳点,我做这个事情最初的目的是单纯找到涵道电调组合的最佳工作点,然后设计飞机,使飞机巡航速度和此时的涵道排气速度,推力,等等匹配;当然,飞机设计的进度很缓慢。。。。。



134
 楼主| 发表于 2016-7-22 13:00 | 只看该作者
Kaneki汐 发表于 2016-7-16 00:14
应该用恒压电源测试才是最严谨的

2500W左右的直流电源要好多。。好多。。。钱。。。。

135
 楼主| 发表于 2016-7-22 13: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0UT00 于 2016-7-22 13:13 编辑
q2w3e4r7 发表于 2016-7-19 16:25
其实单纯说涵道效率,我觉得其实是比桨高的,不过我觉得其实你的测试数据反映了为啥涵道实际使用效率低下, ...

41m/s的速度是测试截面的速度,因为涵道出口的尺寸比测试截面小,所以涵道出口的排气速度更高,70m/s。最早选择涵道来分析,是因为我想设计一架高速飞机,时速200km,听起来确实可怕的,目前有很多困难,最近在研究增升装置,也就是襟翼;要解决巡航和起飞的矛盾。。。我甚至脑洞大开的在想搞“可变安装角”机翼了。。。。当然,我感觉就算成了也会成为一架不敢飞的飞机;好了,这段话纯属聊天。
关于增大排气面积降低排气速度的问题,这个没有太大的意义,扩压减速本身就是个有损失的过程;需要大推力用桨就OK拉,没必要绕个圈子。
说这么多,其实是想说做这件事情的初衷,个人就是奔着高速航模去的,200km/h,想想都很嗨,哈哈哈哈。



136
 楼主| 发表于 2016-7-22 13:14 | 只看该作者
JamesDowson 发表于 2016-7-21 13:21
很给力!非常佩服!楼主以一个科研工作者的态度对待业余爱好,非常佩服!看了楼主的presentation,突然 ...

感谢支持,您也是性情中人啊,哈哈!

137
 楼主| 发表于 2016-7-22 13: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0UT00 于 2016-7-22 13:35 编辑
独行乾坤 发表于 2016-7-21 14:33
我同意你的最后的观点,楼主既然说要设计飞机,那怎么不把精力放在风扇叶形状,进气道构型,尾喷管形状, ...

进气道感觉不用太担心,我这个飞机初步想法涵道是外置的,把进气道的问题避开。
事实上,个人感觉,对于低速范畴来说,进气道没有想象当中那么重要;
或者说,进气道真的太难,获得的收益还不大,不如从其他地方挖潜力,比如机翼翼型的选择、机身的合理布置等等,这方面相对容易出结果。至于风扇的叶型,这模型也是很高端的东西,一个深入研究太难,没能力甚至没精力;二来就算设计出好的叶型,加工这道坎就摆在眼前;三来对于涵道叶型我内心还是信任涵道设计厂家的
毕竟人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去做的,个人很那比得过团队的力量。



138
发表于 2016-7-22 13:50 | 只看该作者
hmmwv 发表于 2016-7-21 22:51
我貌似确实说的不够严谨,漏了个超快的涡桨,空客A400M。。。。。另外,桨扇飞的也贼快,虽然没有大规模 ...

手抖写错了  是C130

139
 楼主| 发表于 2016-7-22 14:18 | 只看该作者
freedom_liao 发表于 2016-7-7 08:20
楼主能不能给个书单?

《流体力学》
《空气动力学基础》
这两本书无论哪个版本,随便挑一个,目的是把基础的概念和理论搞清楚。
《工程热力学》这边有兴趣的话随便读一下,有助于理解和领悟。

《无人飞机空气动力学》朱宝鎏,这本写的不错,言简意赅,偏向于实用,设计航模的时候可以参考。
《模型飞机的翼型与机翼》苏建民,这本也偏向于航模设计,写的还行,可以参考里面的例子。


《飞机设计手册》一共10好几本,当工具书用,主要是借鉴。





140
发表于 2016-7-22 16:20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你的所有回复,我觉得还是没有解释清楚大家看到的结果,为什么 涵道“输”给了桨。

第一,涵道和桨比,要如何比?是特定桨和特定涵道比?还是有和无导(整)流筒的比?(涵道的本质)
第二,桨的几何尺寸对应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第三,这些看到的现象是如何被经典的物理理论解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