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 其实都是玩具而已。只是性能有好坏,价格有到底罢了。喜欢就好! |
本帖最后由 triplane 于 2013-6-7 10:56 编辑 知道这四个字的出处,还拿来当ID,肯定是儒雅之人…… 顺带说一下我对楼上几位讨论的看法: 自古论及曲乐就有“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说,当今大众也是对交响乐和流行歌曲各有所爱,同样是上千块一张的票,买来听交响乐和看歌星的人一样多。抛开审美取向和经济条件不说,这本身就是纯主观的事情。帆船模型运动,素来有“水上高尔夫”之称,虽说人人都可以打篮球踢足球,但高尔夫也从未因曲高和寡而发展受限。 像我等工薪族,还房贷,没有车,也并不妨碍对帆船模型运动的执着追求。从几百块的商品船开始,几年时间里发展到参加比赛,并自己设计竞赛模型,不断改良,直至获得相对良好的性能。 我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真正被某种运动所吸引,迷恋于它的魅力所在,或者说,只要愿意,客观条件上的阻碍其实是不能阻拦他对这项运动的热爱的。设想,假如当地的主管单位(体校,少科站,少年宫,乃至学校的课外兴趣小组)能够很好的进行组织、宣传、训练,充分向社会展示帆船模型的美妙,并提供场地和安全方面的保障,现在能毫不犹豫给孩子买回ipad和高端手机的家长还少吗?退一步说,加入帆船模型运动的方式方法也并非只有自行购买这一种。据我所知,还是有具备战略眼光的厂家愿意提供某些形式的赞助和支持的。以俱乐部,会员等方式租赁模型参加训练,对暂时经济条件不甚宽裕的爱好者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 |
LZ的比喻其实是比较直观的。 从专业的角度看,或许几百块的遥控飞机遥控小车根本不能算航模。但是它们起到了一个非常廉价的普及功能。当大街小巷的孩子都在玩遥控玩具的时候,你还会担心他们中间没有未来的航模人才么? 反观RC帆船运动,一条商品船不含遥控设备就500块朝上。且玩的场地限制很多。很多家长又出于安全的考虑不让孩子近水。所以普及率是低到了极致。 您看看网络上,甚至没有一个专门的遥控帆船论坛。基本都是在一些大型航模论坛里开个小版块而已。 或许这真的只能沦为小众中的小众吧。 |
本帖最后由 triplane 于 2013-5-28 22:42 编辑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楼上是文王显灵啊…… (原文出处诗经*大雅*文王) |
本帖最后由 习惯塑料 于 2013-5-27 22:10 编辑 呵呵,无形中这问题越拉越远离,要解释的话也越来越多,您说的是海洋之星吧, 考虑过,尺寸偏大,孩子们携带不便。您请看我11楼的图片,要比它短小一半以上,这个尺寸才是一般学生适手的尺寸,在可选择的小、浅水池有更好的行驶空间,越说越多了,其实就是类比其他类模型可选产品太少,甚至是唯一,这太少的产品又人为因素不能满足需求,11楼类似的产品能满足,唯一的海洋之星除了价格(与MINI550比较,外观惨不忍睹),其他不能满足,这是事实。既然比11楼图片尺寸大很多、表面饰物复杂很很多的海洋之星能卖到200不到,足以说明更低价、适航、便携的帆船是可以制造出来的。 以上话题由一个求教的问题有感而引发,几位模友不吝赐教,非常感谢! |
说的对,培养兴趣是最初的步骤,直接关系到相关群体的养成。适合入门的帆船模型应该是: 1价格合理,相信一般人在最初考虑是否玩一种模型时,价格因素有很大的导向性,当他在柜台前或网页上浏览时,完全可能被价格稍低却同样好玩的其他玩具模型吸引走,从此永别帆船; 2大小合适,方便携带,毕竟不是每个人家门口都守着个湖面,如果携带麻烦就会减少玩的次数,最终移情别恋导致帆船成了家里的摆件; 3做工,入门用的器材如果做工太差,给初学者组装带来很多烦恼,导致玩的不爽,很可能会将相当一部分刚刚萌生兴趣的朋友挡在外面,起点成了终点; 当然结合前面钟老师的分析,帆船的做工和成本本来就是一个悖论,其实所有商品都是如此,做工好必然成本高,但是希望厂家把一些不必要的地方做减法,减下来的成本加到其他地方,比如适合入门的帆船,外观是不必追求喷漆,贴纸也可以尽量简化; 外观可以不追求像真,少一些不必要的凸起(如模拟舱室)或毫无用途纯粹装饰的甲板附件(如尾部的仿真舵盘),以减化工艺流程减少制作成本; 船体用料可以参考玩具船,入门够用就行(即不用像超越那么厚,也决不能像凯旋那么薄以至渗水); 船体设计要合理(比如凯旋尾部舵轴套管的上端位置过低接近吃水线,导致实际航行时水会从套管冒出最终流入船体); 这条船的任务就是培养兴趣,一旦有了兴趣,自然会考虑更好的船型。 我目前接触过的就三种船:发现610,凯旋800,超越800,既然都是初级商品船,不妨把它们的优点结合在一起,那么这条船应该是这样:长度600mm左右;船体可以ABS塑料,外形简洁明了无复杂造型;桅杆用凯旋那种桅管,因为船小,桅管应该可以一整根下来,免得拼接导致连接处弯折;桅管与船体的连接也采用凯旋式,底端螺丝固定一个点,可以拎着桅杆收放模型,但同时要注意甲板的厚度,免得变形;舵的布局采用发现610的设计,一根套管连通船底与甲板,舵机的连杆从外面走明线,设计简单又防进水;船小可以采用摇臂收索,如果是绞盘收索,推荐凯旋或世纪750式的外置索机循环线(个人感觉内置简单走线不好),但是导轮一定要稍微大那么一点点就好,免得不小心就脱线,这一切都是为了玩家的感受,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培养兴趣;船尾可以不专门开排水孔,开了还得配塞子增加成本,小船直接倾斜把水倒出来就是了;舱盖应该是平整的一块,舱盖周边一定要平整,距离舱盖有一定的延伸,方便贴防水胶布,这就直接解决了通常状态下的防水问题,不用像凯旋和水手1000那样做个高起的舱室增加制造难度和成本;以我的观察,发现610的设计,寻常状况下根本不会进水;细节很重要,厂家可以在组装说明里开辟一个豆腐块,写上比如绳索怎么打结啦,哪些时候可以用704硅胶做防水啦,一些刚刚接触模型的人并不知道的小知识,但是你告诉他,完全可能帮他大忙,排解了烦恼,玩的顺利,最后还是为了培养兴趣;最后还有一点,就是售后服务之配件供应,有些零件比如桅杆顶端的那个“鹤颈”容易断,如果没有低成本的解决方法,那就不妨给卖家供应些配件卖。 |
玩具型的遥控帆船,网上有啊,才200都不到 |
本帖最后由 看船人 于 2013-5-27 14:42 编辑 这也是阻碍中国模型和遥控帆船发展的误区;爱好应该是直属自己独立的空间 |
本帖最后由 习惯塑料 于 2013-5-27 13:16 编辑 感谢回复。大家说的都对。 当初我在少年宫学无线电制作,是从矿石收音机、来复再生式单管机、四管机、七管机等等一步步做上去的,还记得当初把电线缠绕在暖气管上,连上小耳机,我们对耳朵里刺啦刺啦发出的电台和杂波混合在一起的声音产生了浓厚兴趣,那声音一点儿也不专业,而我们那批人中,有不少人最终从事了这个行业,做了最专业的事。 我想,咱们说得可能不是同一方向上的问题。兴趣培养,与器材是否专业关系不大,如果真正有兴趣了,不要说几百元了(一两次钢琴课的费用),少换一部手机就能买个准专业的帆船,这不是钱的问题。 我所关注的价格问题,是最初的兴趣培养,想玩儿帆船,是想对儿子有个兴趣引导,但不想一开始就买个个头很大的造成浪费,对孩子的教育不利。再者,我所熟知的周边的孩子,让家长掏(甚至自己掏)百十元买个东西不成问题,几个孩子一起玩儿、一起动手制作组装问题不大,但五六百元家长就会认真对待了,孩子也不能自己做主了,这对普及不利,这次应该表达清楚了想要说的。 |
钟校长分析透彻 |